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報導/紀實文學 >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為什麼要拋棄我?:日本「嬰兒信箱」十年紀實

作者: NHK採訪團隊
出版社: 開學文化
出版日期: 2021-11-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70.00
市场价格: RM56.28
本店售价: RM50.09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十年來,嬰兒信箱一共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
你覺得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呢?
 
  2007年,熊本一間民間醫院,成立了「嬰兒信箱」這項設施,希望能夠拯救因為走投無路而遭犧牲的嬰兒們。十年來,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雖然自成立以來,便飽受爭議與批評。但仍不改初衷的堅持下去。
 
  或許最需要拯救的其實是大人……
  
  嬰兒信箱的最大特徵是「匿名遺棄」,正因為採取匿名性,一籌莫展的父母才會將孩子送來。但這同時也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匿名性是否會助長不負責任的家長隨意遺棄?
 
  日本NHK 採訪團隊,花費長時間追蹤訪問,希望能深入了解這個議題。關於被遺棄的孩子們、關於掉落在保護網之外無助的女性、關於我們能夠怎麼做……。
 
  為什麼要遺棄我?
  這個問題不只是質問父母,同時也是一種對社會、對政府的呼喊。
 
各方好評推薦(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很幸運為人父親的我,可以看到這本書。──李毅誠/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
 
  從理解和傾聽女性的聲音做起,嬰兒信箱是起點而非終點。──林志潔教授/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本書從生命的拋棄與拯救出發,探究每個不得已的個人及社會結構因素。──施慧玲教授/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各種價值辯證細緻精彩,值得推薦。──劉淑瓊教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NHK採訪團隊
 
  由NHK 的員工所組成的採訪團隊,十年來追蹤日本第一個嬰兒信箱「送子鳥搖籃」,持續向觀眾傳達設施情況。
 
  二〇一五年四月播放的《今日焦點》是媒體首次接觸嬰兒信箱收容的兒童,向全國觀眾介紹當年的小嬰兒已經長成十多歲的少年,實際收錄當事人的心聲,帶來強烈衝擊。
 
  二〇一七年六月播放的《今日焦點+》則介紹嬰兒信箱的「現況」與面臨的課題。
 
繪師簡介
 
Gami
 
  自由接案插畫家、漫畫家。
 
  英國倫敦金士頓大學插畫研究所畢業,並於倫敦獨立出版漫畫《微不足道的展覽》,著有圖像小說《失能旅社》,作品多見於獨立出版,及CCC創作集平台。
 
  個人網站:gamichou.com
  IG:@gamiillustration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目錄

各方好評推薦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李毅誠 ——— 02
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林志潔教授 ——— 04
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施慧玲教授 ——— 06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劉淑瓊教授 ——— 07

序 章 日本唯一一處嬰兒信箱 ——— 19
遭到拋棄的一百三十條生命 ——— 20
託付給嬰兒信箱的孩子 ——— 23
遇上寄養家庭 ——— 24
自豪的兒子 ——— 25
姓名、年齡、出生地皆不詳 ——— 26
「好險我是被送到嬰兒信箱」 ——— 27
少年面對過去的人生 ——— 31
少年對於嬰兒信箱的想法 ——— 32
節目收到各種回響 ——— 35
嬰兒信箱的另一頭 ——— 37

第一章 生命如何遭到拋棄與拯救 ——— 39
名為「嬰兒信箱」的設施 ——— 40
起源於民間醫院 ——— 43
「致母親 我們會保密」 ——— 44
熊本市長負責為身分不明的兒童命名 ——— 47
對於嬰兒信箱第一例的回響 ——— 49
中央政府對於第一例的反應 ——— 50
陸續出現案例 ——— 51
開設一年後的評鑑報告 ——— 53
接獲報告後的動向 ——— 55
開設兩年半後的評鑑報告 ——— 56
明顯有人把方便當隨便 ——— 58
嬰兒信箱危害母子生命安全 ——— 59
生父母不詳 ——— 60
嬰兒信箱能為孩子的人生負責嗎? ——— 61
匿名制究竟是為了誰?——— 62
對於中央政府的建議與請求 ——— 64
全國廣設諮詢窗口 ——— 66
政府不改保守態度 ——— 67
孤立生產可能致死 ——— 68
孤立生產的案例 ——— 70
收容身心障礙兒童 ——— 74
收容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 76
保護母親的重要性 ——— 77
出乎意料的重蹈覆轍 ——— 78
來自國外的孩子 ——— 79
嬰兒信箱的多種不為人知情況 ——— 81

第二章 走投無路的女人,自私自利的男人 ——— 83
抵達嬰兒信箱的女人 ——— 84
案例 ①
真由美(二十多歲)使用嬰兒信箱的理由是意外懷孕
出乎意料的情況 ——— 84
懷孕是自作自受 ——— 86
無法逃避的現實 ——— 88
決定放手 ——— 89
案例 ②
舞(二十多歲)男方要求墮胎,最後選擇成為單親媽媽
不想讓人知道懷孕 ——— 90
第一次說出煩惱 ——— 92
案例 ③
文乃(二十多歲)使用嬰兒信箱的理由是男方拒絕接受孩子
懷孕的喜悅消失得無影無蹤 ——— 94
男方從頭到尾冷淡不關心 ——— 95
無處可逃後的最後退路 ——— 96
放棄與決心 ——— 97
生產前夕的危險行為 ——— 98
在旅館破水 ——— 99
生產可能危及生命 ——— 101
從未抱過親生兒子 ——— 102
選擇出養孩子 ——— 103
回到家鄉重新開始 ——— 105
思念孩子 ——— 105
案例 ④
男子把和第三者的孩子送到嬰兒信箱,導致外遇對象帶著女兒一起自殺
小女孩被帶走 ——— 108
小女孩送回母親身邊 ——— 109
救不回的生命 ——— 110
檢討如何預防重蹈覆轍 ——— 111
案例 ⑤
嬰兒信箱收到嬰兒遺體,發展成棄屍事件
開設以來最大的衝擊 ——— 114
鎖定棄屍的母親 ——— 115
小男嬰在生產過程中死亡 ——— 116
「希望有人祭拜小嬰兒」 ——— 117
不負責任的男人 ——— 118

第三章 生大於養?養大於生? ——— 121
遇上送來嬰兒信箱的小女孩 ——— 122
「希望這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 ——— 123
婦產科醫師的心願掀起輿論熱議 ——— 124
收養的過程艱辛漫長 ——— 125
收養難以普及 ——— 128
住在安置機構的兒童 ——— 130
兒童安置處遇方式落後世界其他國家 ——— 132
嬰兒信箱收容的孩子後來怎麼了? ——— 134
生父母突然出現 ——— 135
寄養家庭的煩惱 ——— 136
終於明白身分來歷 ——— 137
害怕穩定的環境遭到破壞 ——— 140
能否收養必須聲請家事法庭認可 ——— 141
日本的家庭觀重視血緣關係 ——— 142
幾乎無人聲請終身褫奪親權 ——— 144
遺棄之後親權還是在生父母手上 ——— 146
生大於養?養大於生? ——— 148

第四章 誰來協助孤立無援的母親? ——— 151
社會中的弱勢 ——— 152
生活窮困影響懷孕生產 ——— 153
無法取得資訊的孕婦 ——— 155
不曾產檢帶來的風險 ——— 156
許多孕婦其實是臨盆才前往醫院 ——— 158
在社會中遭到孤立的族群 ——— 159
傾聽女性的聲音 ——— 160
諮詢內容多元 ——— 164
全國各地都有可能需要嬰兒信箱的女性 ——— 169
立法制定諮詢窗口 ——— 170
難以推動支援母親的制度 ——— 172
展開「棄兒專案」 ——— 173
德國的嬰兒信箱普及全國各地 ——— 175
推廣「中止妊娠諮詢」 ——— 179
生還是不生?支持女性的選擇 ——— 181
打造多元化支援體系 ——— 183
打造配合母親與兒童的體系 ——— 185
政府介入的方式不同 ——— 189

終 章 如何保護兒童的生命? ——— 193
從評鑑報告看得出專家的用心 ——— 194
開設十年的綜合評價 ——— 197
想要消弭身分不明的孩子 ——— 199
保護母親與兒童的「祕密生產制度」 ——— 201
從匿名制轉向實名制 ——— 202
引進制度需要進一步討論 ——— 203
會出現新的嬰兒信箱嗎? ——— 206
串聯醫療與社福的推手 ——— 207
看不見孩子日後發展 ——— 210
只有起點增加了選項 ——— 212
嬰兒信箱的新課題 ——— 213
充實兒童福利 ——— 215
嬰兒信箱提出的問題 ——— 217
小翼與嬰兒信箱 ——— 220

結語 ——— 221
參考文獻 ———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