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88,35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地球与环境科学类 > 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2015臺灣現況與展望建言
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2015臺灣現況與展望建言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2015臺灣現況與展望建言

作者: 李堅明,李叢禎,洪鴻智等
出版社: 詹氏
出版日期: 2015-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促销价: RM54.3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明顯,不僅影響生態環境,並衝擊全球的能源、水資源及糧食供給,危害人類健康及產業經濟發展。如何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維繫自然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確保生存的安全與永續發展,乃成為人類當前必須積極面對的重大議題。

  目前國際間有諸多系列叢書(如由The Worldwatch Institute每年出版的State of the World系列等)針對全球經濟與永續發展作一廣泛且詳盡介紹,並提供環境與人類挑戰之政策建言。而臺灣對於全球環境變遷之相關研究,內容側重氣圈與水圈之分析與模擬,較缺乏人文社會面向的相關研究,亦較少以人文社會科學面向為重點之本土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相關叢書之出版。

  有鑑於全球變遷所衍生的環境管制與治理問題,往往牽涉經濟、社會、法律等人文面向,攸關國家經濟發展與全民福祉,本書係由臺北大學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由人文社會面向觀點,分析臺灣面臨全球變遷之衝擊與挑戰,並檢視當前臺灣永續政策發展,提出因應政策建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 依姓氏筆劃排序)

李堅明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與興趣,包括排放交易制度、溫室氣體減量、環境與資源政策與評價、環境與資源監測與管理指標及動態最適控制模型等。李博士目前同時擔任多項社會兼職,包括臺灣低碳社會與綠色經濟推廣協會理事長、臺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臺北市政府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全國認證基金會官派董事及環保署第11 屆環評委員。

李叢禎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校友中心主任,主要專長為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溫室氣體管制政策、以及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李博士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曾擔任國立臺北大學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執行祕書、國立臺北大學學術副校長秘書,2 013 ~2 015 年間參與中央研究院永續計畫「都市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人文社會面向研究」,主要研究興趣之一為不同空間尺度的溫室氣體盤查及氣候政策設計議題。

洪鴻智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專長為災害風險分析與風險管理、韌性都市評估、災害調適與行為分析,以及環境變遷與城鄉規劃研究。洪教授曾擔任國立臺北大學土地與環境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並擔任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高仁川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並為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成員。主要專長為:環境法、能源法、氣候變遷法、行政法、憲法。高助理教授曾擔任經濟部能源局綠電諮詢委員,並執行有關原子能法制、環境影響評估法制與電力市場自由化等議題之相關計畫。

陳宥杉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台灣管理學會秘書長,主要專長為策略管理、綠色環境管理、綠色行銷、專利分析與管理、企業倫理╱公司治理。陳教授曾擔任「企業管理學報」執行主編,目前並擔任國立臺北大學創新創業學士學分學程召集人、臺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召集人、台灣企業永續報告獎評審委員、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電子商務中心」諮詢顧問、「商管科技季刊」編輯委員以及商略學報執行編輯。

陳海立

  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助理教授,主要專長為災害管理、社區防災與人口高齡化分析。

陳慈陽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主要專長為憲法、行政法、環境法及科技法。曾擔任環保署法規審議委員會委員、臺北縣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委員、行政院訴願委員會委員、臺灣法學會理事長,現擔任臺灣環境法學會理事長、司法院及監察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新北市土壤汙染審查委員。

張四立

  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獲有能源管理與政策博士學位,現任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專長領域為能源經濟學、全球暖化經濟學、與決策理論。張教授曾參與國科會( 現為科技部) 第一期與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就電力部門供給規劃、再生能源發展、節能減碳議題及氣候變遷調適議題,進行學術研究,並曾擔任台灣中油公司董事、國光電力公司董事等職。目前則為台灣電力公司董事。

黃書禮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專長為生態土地使用規劃、都市生態能量分析與系統模擬、以及都市化與環境變遷研究。黃教授曾擔任臺北大學學術副校長,並曾先後於行政院科技部( 原國科會) 人文司區域研究與地理學門及自然司永續學門擔任學門召集人與諮議委員,日前並為Future Earth 計畫 Urbanization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核心計畫之 Scientific Steering Committee。

黃國慶

  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現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研究計畫專任研究人員,主要研究領域與興趣,包括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空間規劃、土地使用變遷與系統模擬、空間統計模型、以及地理資訊系統加值應用等。黃博士長期參與生態社區、農地調適規劃、土地使用變遷、都市系統防災等相關研究與計畫,目前專職於氣候變遷調適科技計畫與農地調適規劃計畫之研究。

葉佳宗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專長為都市生態學、地景生態空間分析、以及策略空間規劃。葉佳宗曾擔任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助理研究員,並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助理教授。

詹士樑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經組召集人,主要領域為空間規劃、地理資訊系統應用、都市模擬模型、以及土地使用與全球變遷研究。詹教授曾任臺北大學土地與環境規劃中心主任、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主任、行政院科技部( 原國科會) 自然司永續學門諮議委員等,目前研究工作聚焦於氣候變遷之空間規劃調適議題,協助主持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調適科技整合研究計畫(Tai CCAT)」、中研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氣候變遷與都市發展/ 土地利用」、以及農委會氣候變遷農地調適規劃。

劉如慧

  為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主要專長為環境法、行政法、憲法及歐盟法。劉助理教授並擔任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台灣環境法學會理事及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理事,目前借調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擔任專任委員。

劉瑋軒
  
  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現職SGS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境服務部副工程師,主要專長為都市及區域空間規劃、都市化與生態系統服務研究、氣候變遷調適研究與執行。

盧禹廷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魏國棟

  現為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教授兼進修推廣部部主任,主要專長為都市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之管理機制與經濟分析、因應氣候變遷經濟政策工具分析與評析、能源與電力經濟性議題評析、與環境品質之量化評估之研究。魏教授曾擔任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環境保護署再生資源回收再利用促進委員會委員、廢棄物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費率審議委員會委員、及排除投資障礙小組委員;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綠色消費委員會委員、經濟部電力及天然氣價格諮詢會委員、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產業發展獎勵補助審議委員會」委員;目前擔任經濟部能源局電價費率審議會委員。


目錄

1. 緒論
1-1 前言
1-2 氣候變遷之衝擊與挑戰
1-3 本書的編輯概要

2.全球變遷與產業轉型:臺灣現況與展望
2-1 前言
2-2 後京都時代國際相關組織低碳轉型策略
2.2.1 前言
2.2.2 UNEP之綠色經濟推動策略
2.2.3 OECD國家低碳轉型作法與策略調查
2.2.4 OECD綠色成長監測指標系統
2-3 後京都時代臺灣政府與相關組織低碳轉型策略
2.3.1 問題背景
2.3.2 我國產業低碳轉型策略規劃現況與架構
2.3.3 執行成效
2-4 臺灣產業因應產業低碳轉型之經營管理策略
2-5 產業低碳轉型對臺灣經濟之影響衝擊
2-6 結論
2-7 參考文獻

3. 全球變遷與災害風險管理
3-1 前言
3-2 氣候變遷與災害衝擊影響
3.2.1 全球災害經驗與氣候變遷關係
3.2.2 臺灣災害特性與趨勢
3-3 災害風險管理趨勢
3.3.1 極端天氣事件與災害風險管理
3.3.2 氣候變遷下的新挑戰
3.3.3 災害風險管理的趨勢:與氣候變遷調適的結合
3.3.4 邁向永續發展的災害風險減輕
3-4 政策建議
3.4.1 災害風險界定與評估
3.4.2 災害風險免除
3.4.3 災害風險轉移
3.4.4 災害風險降低
3.4.5 災害風險共存
3-5 參考文獻

4. 都市化與全球環境變遷
4-1 前言
4-2 臺灣的都市化現象
4.2.1 臺灣都市人口變遷
4.2.2 臺灣都市化與產業結構變遷
4.2.3 土地使用變遷(land-usechange)
4-3 都市化對環境變遷之影響
4.3.1 都市化與都市蔓延(urbansprawl)
4.3.2 都市化與環境變遷現象
4-4 都市能源使用與溫室氣體排放
4.4.1 都市化與都市能源使用關係
4.4.2 臺灣都市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
4.4.3 臺灣都市地區溫室氣體排放─臺北市、高雄市
4.4.4 極端氣候對都市災害的影響
4-5 都市對氣候變遷之因應
4.5.1 減緩
4.5.2 調適
4-6 結論與政策建議
4.6.1 結論
4.6.2 因應都市化與環境變遷的相關政策建議
4-7 參考文獻

5. 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空間規劃
5-1 前言
5-2 臺灣氣候變遷調適議題的重要性
5.2.1 氣候變遷衝擊
5.2.2 臺灣氣候變遷調適議題
5-3 氣候變遷調適方法與空間規劃
5.3.1 國內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推動
5-4 氣候變遷調適規劃之發展
5.4.1 氣候變遷調適之規劃思維
5.4.2 空間類型
5.4.3 脆弱度評估方法與應用研究
5-5未來氣候變遷調適與國土空間規劃思考
5.5.1 空間規劃層級與部門議題之整合
5.5.2 回復力評估與規劃應用
5.5.3 氣候變遷科學研究發展與應用
5.5.4 地方參與機制之建構與落實
5-6 參考文獻

6. 全球變遷與資源及環境治理:臺灣現況與展望建言
6-1 前言
6-2 氣候變遷法制概論
6.2.1 氣候變遷法制於國際上之發展
6.2.2 氣候變遷法制於我國面臨之困境
6.2.3 氣候變遷法制於我國法律體系之定位
6.2.4 小結
6-3 氣候變遷法制組織法面向上之相關議題
6.3.1 我國現況概述
6.3.2 我國現制下面臨之問題
6.3.3 本文建議
6.3.4 小結
6-4 氣候變遷法制作用法面向上之相關議題
6.4.1 能源稅與碳交易制度
6.4.2 能源稅與碳交易制度於我國之法制發展
6.4.3 能源稅與碳交易制度於我國所面臨到的問題
6.4.4 本文建議
6.4.5 小結
6-5由國際發展趨勢檢視我國環境事務處理之現況
6.5.1環境保護之主要機制:資訊取得、民眾參與暨司法救濟制度
6.5.2「奧爾胡斯公約」
6.5.3「奧爾胡斯公約」之實踐-以歐盟法為例
6.5.4「奧爾胡斯公約」於我國之實踐情形
6-6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