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3,46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文學藝術書簡
文學藝術書簡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文學藝術書簡

作者: 尼可拉斯.魯曼,倪爾斯.韋伯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3-05-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促销价: RM53.5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對於藝術的觀察而言,「美」的概念是否還是一個充分可運用的概念?

  我們在這裡看見了一種從客體到主體的或者從指涉到標示的轉換:

  因為為了查明什麼東西可以被視為『美』的,即使如此長時間地觀看事物,直到我們可以從它們的存有中梳理出美的事物。
  
  『對我來說,美學的任務似乎首先是在於觀賞者的進程描述。』

本書特色

  長期以來的傳統藝術理論,其焦點多半仍只侷限在藝術本質的鑽研與探討上,而沒辦法將視野擴展到藝術作為一個社會系統本身的自主性運作觀察上,以及更重要的是,延伸至藝術的觀看者對於藝術的觀察與溝通上。當代社會學系統理論大師尼可拉斯.魯曼於1974年德國卡爾斯魯爾(Karlsruhe)的一場跨學科研討會中,率先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對於藝術的觀察而言,「美」的概念是否還是一個充分可運用的概念?

  過諸如「美/醜」等特殊的符碼化過程,來成功地引導出藝術的溝通的問題。

  此一深刻的提問以及極具創造力的系統論式理論觀點,很快地滲透到了許多跨學科的討論中,並且在文學、文化、藝術的研究領域中迅速開花結果。

作者簡介

尼可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

  是當代極有成就的社會學家。他的一生共留下約60本專書和300多篇論文。他提出的社會系統理論,對歐洲社會科學界的影響很深遠,但他在英語系國家的接受度,卻遠不如他的筆戰對手──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

  魯曼後來定居於比勒費爾德附近的歐林豪森(Oelinghausen),直到1998年辭世。魯曼過世兩年後,當地市立歐林豪森文理中學,更名為「尼可拉斯.魯曼文理中學」。為紀念魯曼,比勒費爾德儲蓄銀行(Sparkasse),每兩年頒發一次「比勒費爾德科學獎(Bielefelder Wissenschaftspreis)」。而魯曼的出生地——呂訥堡市,在他過世後,也將城西新地的一條街,命名為「尼可拉斯.魯曼路」。

獲獎:
  1988年,魯曼獲得──斯圖加特市的黑格爾獎(Hegel-Preis)。
  1997年,魯曼獲得──歐洲阿馬爾菲社會學社會科學獎(European Amalfi Prize for Soc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s)。

譯者簡介

張錦惠

  現職:德國Tubingen大學現代英國文學暨語言學系博士候選人

  學歷:德國Bielefeld大學英國文學/德國文學/社會學碩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學士

  專長:文學理論,文學與情感,英國與德國文學從浪漫主義至現代,美學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學習閱讀

 1
第二章 藝術可否符碼化?

 9
第三章 藝術可否符碼化?—節錄自討論中的片段

 59
第四章 時代分期的建構問題與演化理論

 141
第五章 藝術的媒介

 173
第六章 藝術作品與藝術的自我再生產

 197
第七章 世界藝術

 275
第八章 基於藝術作品所進行的感知與溝通

 361
第九章 藝術系統的演化 379
第十章   文學作為虛構的實在 405
第十一章 黑洞、黑色污漬 429
第十二章 『無標題』—為什麼? 435
第十三章 藝術的世界

 441
第十四章 藝術系統的分化

 465
第十五章 『浪漫主義藝術』的再描述

 523
第十六章 文學作為溝通

 553
第十七章 藝術的意義與市場的意義兩個自主的系統 579
第十八章 藝術的分化

 595
第十九章 藝術的自主性

 615
第二十章 社會的藝術

 631
後記(倪爾斯.韋伯)

 645
編者筆記  705
文章出處證明 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