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
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
上一张
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
下一张
prev next

基督宗教與中國(歷史•哲學篇)

作者: 馮志弘
出版社: 香港城市大學
出版日期: 2015-07-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30.00
市场价格: RM80.62
本店售价: RM71.7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宗教與文化的碰撞中,中國人何去何從?信了耶穌的中國人,不拜祖先的中國人還是不是中國人?當擁有全世界最多信眾的基督宗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等),與全球人口最多、五千年來沐浴在中華文化之中的中國相遇,兩者自晚明迄今產生了不少衝突。

  本書由淺入深,從中國基督教信徒所面臨的兩種價值的矛盾,到基督教與晚清社會的碰撞,以至與新中國之間的政治關係,從歷史和哲學的角度分析這兩個源遠流長的文化體系的認識、交流與交鋒。

  本書除了可作為人文學科通識教材之外,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行文呈現基督宗教與中國相遇的面貌,展現人文學科的思考方式,是一本學習人文學科的入門書籍,亦適合對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馮志弘(1978–)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2006–2014年,任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中文及歷史學系;現任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範疇包括:唐宋思想與文學,宗教與中國文化;著作包括《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大學詩選》(編)(東岸書店,2001)等,並在《清華學報》、《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人文中國學報》、《新亞學報》、《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等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導論
人間神話:傳教士•早期華人信徒的故事
第一章   三百年孤寂:王徵與申氏的故事
第二章    吃飯!馬禮遜的重大問題
第三章   梁發的屋子:第一位華人宣教士的屋子毀掉了─ 兼論威廉•裴利的「鐘錶匠類比」 中國不在天地之中:晚清與民初的中國基督宗教
第四章  宣傳,茲事體大:「上帝會」如何招兵?
第五章    成也宗教、敗也宗教:太平天國覆亡的一種假設
第六章   「愚昧」與「無知」之別: 從晚清破除西洋妖術的「糞桶妙計」說起
第七章  血淚未乾的吵架: 1922–1927年「非基督教運動」的幾個觀點
第八章  等待三百年的發現:晚清與民國反教風潮有何不同?五星照耀下:當代中國政權管治下的基督宗教
第九章  為人民服務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基督宗教的「統戰」
第十章  為人民服務之二:「教義」與「為祖國多作貢獻」
第十一章 難以解拆的糾結:中梵關係
第十二章 大題小做:「共產主義,可以讓宗教消失嗎?」不可「憑信心」:歷史材料與文獻可靠度問題
第十三章 盤古•女媧•阿無羅漢: 讀「明清開封猶太人碑」隨筆
第十四章 歷史材料的拿捏:以曾國藩公文、私人書信對 天津教案的敍述差異為例
第十五章 文獻「可靠度」之一:關於孫中山信仰的兩條材料
第十六章 文獻「可靠度」之二:宮崎滔天、宋慶齡對 「孫中山信仰觀念」的論述和詮釋問題
第十七章 文獻「可靠度」之三: 關於1949年蔣介石求籤的「記述」終篇
第十八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宗教導人向善?: 關於宗教的本質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