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5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功德藏釋:三道甘露精華(經部上冊)
功德藏釋:三道甘露精華(經部上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功德藏釋:三道甘露精華(經部上冊)

作者: 吉美.林巴,珠爾仁波切
出版社: 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由大成就者持明吉美.林巴所著的《功德藏》,涵蓋了寧瑪派成佛修道上的所有次第,直至最高的大圓滿法教。這本釋論由甘珠爾仁波切所撰,精闢易懂,以漸進的方式如實呈現佛陀的一切法教,傳承清淨、法教真實,是有心修學寧瑪派法教與大圓滿法門者的必讀書籍。
 
  《功德藏釋:三道甘露精華》(經部上冊)就扮演了這重要的角色!《功德藏》是由吉美.林巴(Jigme Lingpa)尊者以優美偈頌寫成的簿冊,簡單扼要地宣說藏傳佛教寧瑪派完整的修道次第。這本由甘珠爾仁波切(Kangyur Rinpoche)所撰的釋論,以阿毗達磨論為範疇,著重在特定議題上,以作進一步的闡說與論釋。並以三士道的修道次第為開展主軸,對於不同根器與功德的對象,給予不同的修行指南。
 
  此外,本書也規劃了七個小章節的附錄,主要在解釋書中重要的名相與議題,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與闡述,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探討經藏中深奧的義理,參透甚深微妙的佛法。

本書特色

  由大成就者持明吉美.林巴所著的《功德藏》,涵蓋了寧瑪派成佛修道上的所有次第,直至最高的大圓滿法教。這本釋論由甘珠爾仁波切所撰,精闢易懂,以漸進的方式如實呈現佛陀的一切法教,傳承清淨、法教真實,是有心修學寧瑪派法教與大圓滿法門者的必讀書籍。

推薦專文

  這本釋論包羅萬象,在各方面皆鞭闢透徹,使讀者能一窺其堂奧,祈願讀者都能在成佛之道上從中得到莫大的鼓舞-至尊達賴喇嘛(H. H. The Dalai Lama)
 
  甘珠爾仁波切的《功德藏》釋論,是印度、西藏諸大師花開落蒂之浩瀚法教的結晶與鎖鑰,它是任何對佛法有稍許興趣者不可或缺的忠實指南-吉美.欽哲仁波切(Jigme Khyentse Rinpoch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本頌/吉美.林巴(Jigme Lingpa)


  吉美.林巴尊者是寧瑪派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閉關隱修的過程中,幾度親見龍欽巴尊者,並被授權為法教持有者與弘傳者。他完整的取出《龍欽心髓》法教和儀軌,使得整部《龍欽心髓》成為最廣為人知的鉅著。

  吉美.林巴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編纂了二十五冊的寧瑪派密續全集與一冊的相關教史;在他圓寂之後,還留下了九冊的本論和取出的伏藏法教;而《功德藏》和兩冊自釋,則是他最受讚譽的佛學著述。

釋論/甘珠爾仁波切(Kangyur Rinpoche)

  甘珠爾仁波切是一名伏藏師、伏藏的取出者,也被認為是南開.寧波的轉世之一、八世紀時將佛法傳入西藏的印度大師蓮花生大士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在他無數佛行事業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者,是超過一百冊《甘珠爾》(Kangyur)大藏經的口傳,他總共傳過高達二十四次,前所未見,因而博得了甘珠爾仁波切的美譽。

  本釋論,是甘珠爾仁波切隆欽.耶謝.多傑所著的單冊釋論《三道甘露精華》(The Quintessence of the Three Paths),重點在註解《功德藏》,它所設定的對象,是對阿毘達磨論藏的學術用語和全部範疇早已熟稔,且對經部、續部法教有廣泛涉獵的讀者群,是珍貴法教的無盡寶藏。

譯者簡介    

劉婉俐


  台大外文系畢、北藝大戲劇研究所藝術碩士、輔大比較文學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從事佛法翻譯多年,譯有《證悟者的心要寶藏》、《空行法教》、《在俗世自在生活的大圓滿之道》、《明月:頂果欽哲法王自傳與訪談錄》、《明示甚深道:《自生蓮花心髓》前行釋論》、《淨相:金剛乘修行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本淨:《椎擊三要》口訣教授》等書。


 


目錄

達賴喇嘛 序
吉美.欽哲仁波切 序
中譯序
導讀
前言
 
第一篇:轉心向法
第一章:人身的價值
輪迴
無法修學佛法的八無暇
五自圓滿、五他圓滿
人身難得
 
第二篇:激勵修行
第二章:無常
器世無常
有情無常
 
第三篇:三士漸道
下士道:有關因果業報的倫常法教
第三章:業報
業之通則
惡業
善業
下士道概述
中士夫如何修善
上士夫如何修善
中士道:有關四聖諦之正行
 
第四章:輪迴過患
四聖諦
緣起的十二因緣
上士殊勝道:觀修二種菩提心
 
第五章:前行——四輪
修行之必備
僻靜處
依止上師
圓滿發願
善護福德
 
第六章:修道根基——皈依
皈依之理
何謂皈依
如何皈依
皈依的利益
皈依戒
 
附錄一:依佛教宇宙觀世間成、壞所顯示的無常
世界的成
有情的成
世界的住
有情的壞
世界的壞
空的時期
成、住、壞、空於個人存在中的示現
成、壞過程的永續不斷
 
附錄二: 中陰
四種中陰
投生中陰的六種不確定
如何利益中陰眾生之意識
 
附錄三:四聖諦
四聖諦的根本要義
「四聖諦」一詞之意
四聖諦順序之說
 
附錄四:五蘊
附錄五:佛的證悟功德
附錄六:五道與三十七菩提分法
附錄七:法身智的二十一種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