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613,18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科學心理學:動機與行為×認知與創造×生存與價值,透過與馬斯洛對話,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與意義
科學心理學:動機與行為×認知與創造×生存與價值,透過與馬斯洛對話,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與意義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科學心理學:動機與行為×認知與創造×生存與價值,透過與馬斯洛對話,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與意義

作者: 馬斯洛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 2022-11-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01
本店售价: RM64.98
促销价: RM60.6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馬斯洛╳科學╳心理學
 
  紐約時報:「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我過程的一座里程碑。」
 
  人們一些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不能全以動機概括論?
  面對焦慮時的種種外在表現,都是為了說服自己「那不可怕」?
  
  對抗潛在的精神疾病、重新認識自我人格,打破傳統心理認知,
  本書精闢提問、逐條分析,指引讀者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動機與行為】
  .理智與衝動不一定是相對的,「智力」本身就是一種衝動?
  .相同的噩夢、無意識的反覆行為,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為何?
  .受到刺激時個體做出近乎崩潰的直接反應,這是出於恐懼抑或一種抵抗?
 
  人類自我實現性的創造產生了科學,人們在科學創造中尋求各種不同的需求和滿足,科學的回報正是對人們的需求和滿足。顯然,人類的動機需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科學的目標也是人類的目標,是人類高峰經驗的一種美好境界。
 
  【認知與創造】
  .只有已經被治癒的吸毒者或酗酒者,才能充分理解另一位吸毒者或酗酒者。
  .10個無主觀自信的人猜測的中數,往往比5個人盲目猜測的中數更接近真正的中數。
  .科學成長的根源之一,是決定不依據信念、信任、邏輯或權威看事物,而是自己去核對和觀察。
 
  我們對人類心理規律和非人類自然規律的認知,應該根據實在本身怎樣的角度去認知,而不是根據我們喜歡它怎樣的角度去認知,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可能完全了解非人類的實在,但我們多少能一定程度地了解它卻是可能的,這就說明了認知和創造的無限性,以及需求和自我實現的層次性。
 
  【科學與心理】
  .「一元論」是真正的危險,因為人類常把自身的偏見投射到整個宇宙中。
  .什麼因素構成了我們錯縱複雜的人格,又是什麼導致了種種症候群的出現?它們之間有何關聯?
  .人類有時會展現出傲慢專橫的態度以保自己的安全地位,卻使其他人更討厭自己,而這又反過來加強自己對此態度的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人的認知總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實在,這就難免在認知過程中存在一定偏差。為了改變錯誤認知,必須改善科學方法,擴大科學權限,從新的角度思考適用於「人」心理規律的認知方法,這就需要對科學方法和心理規律進行研究和了解。
 
  【生存與價值】
  .情感生活、自身能力、社會地位……何謂「價值」的全部意義? 
  .諸如反社會的創造力和創造性、犯罪、剝削、戰爭等,是否屬於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只有當主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是直接的、自我不反對他人的經驗開放並與之相互作用的時候,價值才可以被體驗。
 
  科學是一種人的事業,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它應具有目標、目的、倫理、道德、意圖等因素;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將價值如事實般得到科學的研究,將價值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將價值研究轉向人性內部,使價值研究深深植根於人性現實的土壤。
 
本書特色
 
  本書在馬斯洛著作《科學心理學》和《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基礎上,根據一般閱讀習慣,結合現代成功勵志思想,進行條分縷析和歸納總結,採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既突出了馬斯洛的科學價值的思想,也便於讀者閱讀和運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智商高達194的天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斯洛開始對健康人格和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並擔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譯者簡介
 
垢文濤
 
  專職譯者。
 
馬良誠
 
  專職譯者。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動機與行為的控制
無動機和無目的的反應
相對無動機反應的例子
理智和衝動的合作方式
表現性行為的典型特徵
決定行為的應對與表現的因素
應對性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解釋釋放行為的途徑
如何看待行為重複現象
解除力不從心的應對方式
災難性行為崩潰的原因
自由聯想為所欲為的法則
塑造高度人性的模式
培養完美人類行為的圖式

第二章 認知與創造的整合
減輕焦慮的認知方式
認知中的焦慮緩解機制
戰勝認知病態的有效工具
避免焦慮和控制焦慮的方法
改善認知者的自知因素
知識的可行性和水準性
依據經驗態度的認知
了解人是科學家的任務
了解人的最佳途徑
整體分析認知的效用
探討高級問題的益處
認知與畏懼的辯證關係
了解人是為了預測和控制人嗎
突破經驗世界的防禦
優秀認知者的認知途徑
經驗的某些性質和特徵
清除人性哲學弊端的做法
來自辛那儂的啟迪
使人失明的經驗先天性
優先於抽象知識的經驗「證明」
抽象認知和理論認知的整合
如何科學地體驗存在事物
經驗主義和程序化的認知
原樣意義和抽象意義的認知
積極理解和解釋的方法
生活的原樣意義的認知
合法解釋和原樣理解的認知
感知對結構的承受
沉思事物存在的方式
作為科學範式的人際知識
調動工作熱情的力量
人際關係中真理的形成
放任的客觀與關切的客觀
趨向自我實現的創造態度
創造性達到最佳整合的途徑
克服創造中的情緒障礙

第三章 科學與心理的研究
科學家的心理動機
科學的心理概述
破除科學一元論的途徑
研究科學心理學的意義
科學人性化的驅動力
建立研究科學的新模式
功能自主的科學防禦方法
如何防禦抗拒病態恐懼
衡量知識最後階段的標準
新型科學家對事物的旁觀認知
理解現實世界的方式
如何超越科學世界的混亂
了解事物本性的途徑
科學中的問題中心與方法中心
方法中心與科學上的正統
阻礙新技術發展的絆腳石
科學的去聖化和再聖化
好心情的科學家
心理學的原始資料
整體分析的方法論
整體動力學的觀點
人體心理症狀合理解釋
症候群概念的界定
人格症候群的特點
人格症候群的組織結構
各種症候群之間的關係
人格症候群及行為
症候群資料的邏輯表達和數學表達

第四章 生存與價值的轉向
使價值具有生命力的模式
人的價值科學的可能性
建立科學的價值觀念
超脫價值的科學
科學中的價值服務體系
塑造實現價值科學的文化
價值經驗的文化因素
穩定價值科學不平衡性的方法
創造性無私之愛的力量
人類生存的客觀有效價值
創設適合生存的價值觀念
人本主義的生存價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