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9,9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大圖鑑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大圖鑑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大圖鑑

作者: DK出版社編輯群
出版社: 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 2022-12-2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600.00
市场价格: RM243.39
本店售价: RM216.6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著名軍事歷史學家理查德・霍姆斯(Richard Holmes)撰寫了這本引人入勝的軍事書籍,探討二戰的關鍵事件、人員和設備,各種資料包羅萬象,從目擊者的敘述到戰爭的參與者實錄、從國家領導人做出的決策到前線的戰鬥人員,再到被遺忘的平民,並深入探索改變戰爭進程的決定性戰役,例如珍珠港、廣島核彈和諾曼第登陸日。

  本書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從每一個面向探討這場漫長的戰爭,勾勒出全球各地軍事、戰略與政治事件的前因後果與發展進程,並以驚人的歷史鏡頭展現出十足的視覺震撼力。雖然二次大戰的情勢錯綜複雜、深不可測,但本書以簡明的邏輯架構與清晰的組織方式引導讀者,絕對能讓你對這場戰爭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反思。

  圖像式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百張珍貴的影像紀錄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事時地物
  ●全面記錄二戰期間重要的軍事及政治人物,如希特勒、邱吉爾、史達林和麥克阿瑟
  ●圖解影響戰爭進程的多場關鍵戰役,以及政治、經濟力量和科技發展如何改變戰爭局勢
  ●依照時間順序編排,說明二戰重要事件的來龍去脈,完整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脈絡
  ●展覽式內容展示:戰爭武器、間諜裝備和軍事醫療設備,以及戰爭中的日常生活紀實
  ●二戰時間軸、二戰人物檔案、戰場關鍵時刻以及軍人與平民的第一手詳實記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DK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創立於1974年,40年來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圖文書出版社。DK圖書除了強調知識性,更以「革命性的美術編輯」著稱,堪稱業界一絕,他們在版面上下足工夫,平均每頁的設計成本是其他出版社同類書籍的10倍以上,其中又以「去背圖像+全白襯底」的圖解手法最為獨特,這些圖像以多變的視角呈現,時而宏觀、時而精細,與紮實的文字緊密結合,實踐「終身學習」的出版理念。

譯者簡介

于倉和


  從事過多種工作,包括自由譯者、中國台幹、專案經理等等,但因為童年時的因緣際會,與軍事戰史結下了不解之緣。翻譯過多本二次大戰戰史書籍,也曾任職於軍事題材大型多人線上遊戲《戰車世界》、《戰艦世界》臺灣辦公室,出國旅遊時也喜歡探訪各類軍事遺跡,致力於把寓教於樂的軍事歷史內容傳遞分享給更多有興趣的人。

 


目錄

第一章    戰爭的種子
1914–1938年
前言
時間軸
 
結束戰爭的戰爭
大戰、壕溝戰的血腥僵局、1917年的俄國革命、美國參戰。
 
不完美的和平
《凡爾賽條約》與其他和平條約、戰爭賠償、建立國際聯盟、美國拒絕加入。
 
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
為對抗共產主義而設計的民族主義政治新主張。
 
希特勒掌權
德國無法建立能有效運作的民主體制。大蕭條的效應。希特特崛起並建立獨裁政權。
 
納粹國家
納粹意識形態在德國建立,宣傳和反猶律法扮演重要角色。
 
國共內戰
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漫長惡鬥。
 
進擊的日本
日本希望享有世界強權的待遇。軍國主義高張,入侵滿洲。
 
軸心國的崛起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萊茵蘭和阿比西尼亞秀出軍事肌肉,並組成強大的新集團。
 
民主國家的弱點
大蕭條。法國、英國和美國對法西斯主義威脅的態度。
 
西班牙內戰
法西斯分子與社會主義分子對抗,預告更大規模的衝突即將降臨。
 
日本入侵中國
中國對日抗戰在1937年展開。日本的征伐。
 
安撫希特勒
德國再次武裝,兼併奧地利與蘇台德區。法國和英國無法制止希特勒開疆拓土。
 
第二章
歐洲邁向戰爭
1939年
 
前言
時間軸
 
通往戰爭之路
歐洲準備面對戰爭。德國進軍捷克斯洛伐克。蘇聯和德國祕密簽訂《莫洛托夫-李賓特洛普條約》。
 
宣戰
希特勒下令入侵波蘭。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
 
波蘭毀滅
英法兩國雖然抗議,卻無法把波蘭從希特勒和史達林手中救出。
 
假戰
英法兩國等待希特勒的下一步行動。本土戰線上的局勢。
 
初期的小型衝突
西線上的小動作。英軍轟炸德國港口。海上行動。
 
冬季戰爭
蘇聯入侵芬蘭。蘇軍雖然一開始作戰失敗,但最後還是取得部分領土。
 
第三章
德國的勝利
1940年
前言
時間軸
 
入侵丹麥與挪威
德軍征服這兩個國家。由德國控制的遼闊新海岸線。
 
閃電戰
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與法國。德意志國防軍機動力十足的機械化部隊在密接空中支援的協助下大獲成功。
 
敦克爾克
英國遠征軍在敦克爾克陷入重圍。英軍和法軍部隊搭乘皇家海軍艦艇和組成船隊的小船疏散。
 
法國淪陷
征服法國。德軍進入巴黎。法國同意停戰。由貝當領導的維琪政府成立。
 
不列顛之役
希特勒計畫入侵英國,爭奪英國制空權的戰鬥爆發。雷達的重要性。入侵計畫喊停。
 
閃電空襲
德軍對倫敦和其他英國城市的不間斷轟炸作戰。對平民百姓造成的影響。
 
英國準備進入總體戰
疏散兒童。拘禁外國人。婦女在勞動力中的新角色。民防措施。配給。
 
美國支持英國
羅斯福不顧美國孤立主義分子的反對,支持英國。租借法案允許美國提供更多物資與財政協助。
 
義大利參戰
親眼見證希特勒成功後,墨索里尼下令入侵法國南部。義大利也和希臘開戰,並在東非和北非與英國交手。入侵英屬索馬利蘭和埃及。
 
第四章
戰火燎原
1941年
前言
時間軸
 
納粹符號下的生活
法國、荷蘭和其他被占領國家中的生活。困境。通敵與抵抗。猶太人的遭遇。
 
流亡政府
法國人、波蘭人、捷克人和其他被希特勒征服的人民在英國建立流亡政府。
 
祕密戰爭
情報戰、密碼與解碼。同盟國破譯德國的奇謎密碼和日本的「紫色」密碼。
 
U艇戰爭
德軍從位於法國的新基地出發,展開航運破壞作戰,獲得成功。
 
獵殺俾斯麥號
德軍軍艦襲擊英國和中立國的航運船隻。俾斯麥號遭擊沉。
 
沙漠戰爭
義軍入侵埃及失敗。隆美爾率領的德軍抵達,增援義軍部隊。在利比亞的進軍與撤退。
 
中東的衝突
入侵敘利亞和黎巴嫩。中東油田的重要性。伊拉克的戰爭。占領伊朗。巴勒斯坦局勢。
 
入侵巴爾幹
德軍迅速征服巴爾幹半島。英軍從克里特島撤出。
 
巴巴羅莎行動
德軍奇襲蘇聯,一開始就獲得多次令人驚愕的勝利。
 
納粹大屠殺
占領蘇聯。特別行動部隊。處決共產黨員及猶太人。娘子谷。
 
莫斯科得救
德軍的推進因為俄國的冬天和蘇軍堅決抵抗而中止。
 
戰爭邊緣的美國
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因為中國和日本占領法屬印度支那而惡化。美國政策漸趨強硬。
 
日本的戰爭豪賭
日本決定奪取東南亞殖民地,同時對美國海軍發動先制攻擊,最後導致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
日軍奇襲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美國海軍基地。羅斯福宣稱這是「恥辱的日子」。美國參戰。
 
第五章
變換的局勢
1942年
前言
時間軸
 
日軍猛攻
日軍征服東南亞、荷屬東印度和菲律賓。
 
新日本帝國
日本壓榨被征服領土的資源和勞力。緬甸鐵路。
 
珊瑚海與中途島
日軍在珊瑚海受阻,之後航空母艦部隊又在中途島遭受嚴重打擊。
 
瓜達卡納島
為了爭奪這座島嶼,在海上和陸上爆發慘烈激戰。
 
捍衛澳洲
澳洲成為美軍部隊的基地。轟炸達爾文。新幾內亞的戰鬥。
 
美國動員,目標勝利
美國工業積極運轉。社會和經濟變遷。勞動人口中的女性。
 
祕密軍團
英國的特種作戰團和美國的戰略情報局,激發歐洲和亞洲的抵抗運動。
 
大屠殺
德國針對猶太人進行全面性種族屠殺的政策,也就是「最終解決方案」。建立奧許維茨和其他死亡集中營。
 
馬爾他與地中海
地中海的運輸船團和海戰。反覆轟炸馬爾他。
 
阿來曼
托布魯克陷落。隆美爾對埃及的攻勢。英軍在阿來曼獲勝。
 
火炬登陸行動
英軍和美軍在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德軍和義軍在突尼西亞投降。
 
拯救蘇聯
工業遷到東方。女性在工業和農業中的角色。
 
德軍向東方進擊
1942年夏季的攻勢指向高加索和巴庫油田。
 
蘇軍在史達林格勒的勝利
德軍經過慘烈戰鬥後的災難性潰敗。德軍第6軍團被蘇軍包圍。
 
第六章
同盟國逆轉戰局
1943年
前言
時間軸
 
同盟國領袖商議勝利計畫
卡薩布蘭加、魁北克、開羅和德黑蘭的會議。入侵歐洲的決策。
 
大西洋上的對決
1942-43年的大西洋戰役。德軍狼群造成運輸船團沉重打擊,之後盟軍戰勝U艇。
 
入侵西西里島
盟軍登陸西西里島,雖然順利占領,但軸心軍部隊逃往義大利本土。墨索里尼下台,新的義大利政府求和。
 
在古斯塔夫防線受阻
沙勒諾登陸。德軍傘兵救出墨索里尼。盟軍在義大利的進展受到德軍堅強防線所阻撓。
 
夜間轟炸德國
皇家空軍對德國城市進行區域轟炸。對科隆和漢堡進行大規模空襲。
 
日間轟炸德國
美國陸軍航空軍轟炸德國城市和工廠。長距離日間空襲因為沒有戰鬥機護航而損失慘重。
 
德國戰時工業
儘管工廠遭到空襲,但德國運用奴工強迫勞動,提高戰時生產。阿爾貝爾特.史佩爾的角色。
 
法國的抵抗運動
德軍占領法國維琪政府轄區後,抵抗運動開始擴大。對當地人民的報復。
 
歐洲的戰俘
盟軍和軸心軍戰俘的命運。紅十字會。逃亡與懲罰。
 
庫斯克會戰
德軍的堡壘行動企圖殲滅庫斯克突出部但失敗。1943年夏季,蘇聯在大規模戰車會戰中勝出。
 
太平洋上的跳島作戰
在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美軍繞過日軍防禦嚴密的陣地推進。在吉爾伯特群島登陸。
 
第七章
壓倒性的軍力
1944年
前言
時間軸
 
馬里亞納海戰
在塞班島、提尼安島和關島登陸。美軍打贏菲律賓海的海空戰役──「馬里亞納獵火雞」。
 
重返菲律賓
美軍在雷伊泰島登陸。雷伊泰灣的空前大海戰。第一次有系統地運用神風攻擊。
 
多災多難的中國
蔣介石的國民黨搖搖欲墜。日軍在1944年進軍中國南部。
 
緬甸的轉捩點。
盟軍在印度邊境擋住日軍。欽迪特支隊以及史迪威指揮的中國部隊的行動。光復曼德勒與仰光。
 
羅馬的陷落
安濟奧登陸。卡西諾山的漫長苦戰。美軍部隊進入羅馬。德軍撤至位於北方的新防線。
 
為D日做準備
入侵法國的計畫與訓練。德軍強化大西洋長城。
 
D日登陸
空降部隊打先鋒,緊接著在五座灘頭登陸。美軍部隊在奧馬哈灘頭遭遇強大火力。當天結束時建立灘頭堡。
 
從諾曼第突破
德軍在康城、聖羅和法雷茲抵抗激烈,盟軍之後才從諾曼第突破,直驅巴黎。
 
炸彈刺殺希特勒的陰謀
德國內部的不滿。一群德國軍官企圖在希特勒位於拉斯滕堡的總部內暗殺他但失敗。
 
解放法國和比利時
解放巴黎、法國東部和比利時。深入德國和荷蘭的行動因缺乏燃料而延遲。
 
紅軍攻勢
巴格拉基昂行動。蘇軍夏季攻勢進抵波蘭和巴爾幹半島。
 
華沙起義
波蘭地下反抗軍發動起義對抗德軍但失敗。蘇軍並未予以協助。
 
希臘的反抗與內戰
義軍部隊撤退。反抗軍團體希臘全國共和聯盟和共產黨撐腰的希臘人民解放軍之間爆發戰鬥。
 
巴爾幹的龍爭虎鬥
兩個主要的游擊隊派系:親王室的切特尼克和狄托的共黨游擊隊。共黨游擊隊和紅軍部隊聯手解放南斯拉夫。
 
德軍祕密武器
德軍運用復仇武器對英國展開報復:飛行炸彈和火箭。
 
市場花園行動
盟軍空降部隊企圖在安恆奪取下萊茵河上的橋樑但失敗。
 
突出部之役
德軍在亞耳丁內斯發動反攻。美軍在巴斯托涅被包圍。
 
 
第八章
終局
1945年
前言
時間軸
 
德國城市的毀滅
對德勒斯登和其他德國城市的狂轟猛炸。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商討戰後政治安排。
 
盟軍入侵第三帝國
美軍、英軍和法軍渡過萊茵河。蘇軍在東方推進。德軍進行孤注一擲的頑強抵抗。
 
解放納粹死亡集中營
發現死亡集中營並見識到納粹暴行的規模。
 
歐洲的最後攻勢
蘇軍和美軍在易北河會師。同盟國之間互不信任。蘇軍經過慘烈的巷戰後攻占柏林。
 
獨裁者之死
希特勒在柏林的碉堡內自盡。海軍上將多尼茨接班成為政府首腦。墨索里尼被義大利游擊隊處死。
 
硫磺島戰役
日軍運用綿密的地道和碉堡網路,在這座小島上展開殊死防禦戰。
 
沖繩島
美軍為攻占這座島嶼經歷了一連串慘烈戰鬥,船艦遭神風特攻隊反覆襲擊。
 
日本四面楚歌
轟炸日本。在日本水域布雷,針對航運進行潛艇作戰。
 
天皇的臣民
日本本土戰線。儘管遭受轟炸、糧食嚴重短缺,依然堅決頑抗。
 
波茨坦會議
在被占領的德國舉行的會議。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廣島和長崎
蘇軍進攻滿洲。在兩座日本城市投下原子彈。
 
日本投降
日本人聽到裕仁天皇的演說後,才不甘心地接受戰敗的事實。
 
第九章
浩劫餘波
前言
時間軸
 
損失統計
恐怖的傷亡數字。難民、流離失所的人與戰俘。
 
戰敗國的命運
日本和德國被占領。紐倫堡大審及日本的戰犯審判。
 
鐵幕
邱吉爾如先知般的演說。馬歇爾計畫。柏林封鎖。德國長期分裂。
 
日本與西德的重生
美國援助這兩個被征服的國家,帶來民主與經濟復甦。
 
帝國的終結
印度和印尼獨立,接著是其他歐洲國家的殖民地。以色列建國。
 
紅色中國
在中國,毛澤東戰勝國民黨。新共產國家建立。
 
冷戰
美國和蘇聯開始累積愈發先進的龐大核武庫存。由於勢必互相毀滅,雙方都不敢動用這類武器。
 
銘記戰爭
博物館、亡者的紀念物、軍人公墓和世界各地的戰爭紀念場所。
 
索引
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