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史官不提的中國文明史:正史不記載,但決定人怎麼活的大事!文獻搜尋、出土文物佐證,最有感的歷史是生活。
史官不提的中國文明史:正史不記載,但決定人怎麼活的大事!文獻搜尋、出土文物佐證,最有感的歷史是生活。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史官不提的中國文明史:正史不記載,但決定人怎麼活的大事!文獻搜尋、出土文物佐證,最有感的歷史是生活。

作者: 侯印國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1-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秦始皇焚書坑儒,燒的其實是竹子;紙本的書,什麼時候出現的,你知道嗎?
  ◎中原人本來不穿褲。古人本是上衣下裳,直到秦國採納胡服,才變成上衣下褲。
  ◎隨著火藥發明,唐初人們把火藥裝入竹筒,成了真正的「爆竹聲中一歲除」。
  ◎古人也看報。民間辦報始於北宋,盛行南宋,但都是非法刊物,所以常有假新聞。

  我們熟知的歷史,都是從史官所編撰的「正史」而來,
  像是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等二十四史。
  但正史只會記錄帝王將相、國家大事,不會寫國民、消費者的生活樣態。
    
  戰國不只七國、五胡不只五族、清朝簽多少條約……你可能從沒背熟,
  但哪個朝代開始過春節、涮火鍋、吃螃蟹、用廁紙、穿褲子……
  人怎麼活,過日子──文明的樣貌,決定了你我今天的生活,史書記載卻相對稀少。
  
  本書作者侯印國,為中國文獻學、文化傳播學專家,
  他從出土文物、文獻記載中,重新梳理史官不記載的中國文明史。
  當這些描述日常生活的文獻和文物一一出土後,
  歷史真相也慢慢浮現,我們才驚訝的發現,歷史課本多處需要勘誤。

  ◎現代人食衣日常,跟古人差多少?
  火鍋二字,最早出現在康熙千叟宴菜單裡,算是官方記載;
  但火鍋的吃法,涮,據傳戰國就這麼吃了,而且《呂氏春秋》的吃法很驚悚。

  課本寫吃月餅、殺韃子,讓我們以為吃月餅始於元末,其實月餅在南宋就有,
  而且和中秋沒關係。到了明朝時,月餅竟大到跟自行車輪子一樣大!
  (可能真的會砸死韃子)

  吃螃蟹需要勇氣。戰國時就有螃蟹的記載,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才成為普及的美食。
  晉朝名士畢卓的傳記說,他一生願望就是邊喝酒、邊拿蟹螯,「唼嗍」(吸)蟹黃。
  我們對螃蟹從怕到愛,連蘇東坡都在詩作當中提到吃螃蟹。

  我們都知道,紙是東漢蔡倫發明的,但廁所用紙呢?卻是元代以後才有,
  不禁讓人好奇,李白、杜甫或楊貴妃,上完廁所怎麼辦?
  他們用「廁籌」:可重複使用的竹片、木片。(好環保還是好髒?)

  ◎我們認為一以貫之的風俗,其實經過多次變遷
  中國情人節,牛郎、織女年年七夕相會?
  根據秦墓出土竹簡記載,他們在一起3年就分開了。
  直到明清以後,故事才變成人與神相戀卻不得相見。

  臘月拜「灶王」是中國歷史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習俗,
  但從早期《禮記》的記載,灶神的雛型應該是一位老婦人,
  後來男性地位提升,灶神竟變男的,元代之後還變成了大鬍子與黑臉。

  ◎古人傳播資訊的速度,超乎你想像
  紙雖然在東漢發明,但書的雛型直到宋代才出現,
  流傳至今價值上億,北宋刻本《禮部韻略》以新臺幣1億5千萬元售出。
  中國文明史,就是與疫病對抗的歷史,依文獻來統計,平均每7年就有一次大疫;
  《紅樓夢》就有對抗傳染病的策略:拜神、用藥、清潔、隔離。

  正史不記載,但決定人怎麼活的大事!文獻搜尋、出土文物佐證,
  最有感的歷史是「生活」。

推薦者

  「歷史說書人」團隊/柯睿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胡其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侯印國


  甘肅定西人,九三學社社員。文化學者、高校教師,主要從事文獻學和文化傳播學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主要關注佛教傳播學研究。

  出版《清代私家書目研究》、《中國佛教慈善簡史》等文獻學、文化傳播學專著,另有主編古籍整理著作《東京夢華錄》、教材《國學通識》等。曾獲美國百人會英才獎、中國古文獻學獎一等獎、中國目錄學會優秀論文獎、南京大學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

  在《揚子晚報》等媒體開設學術隨筆專欄「侯教授的文化簡史」。入選南京市優秀文化人才。

 


目錄

推薦序 深入尋常百姓家,看見歷史的細節與轉折/柯睿信
前言 從邊緣史,看見文化碰撞的火花
 
章 現代人食衣日常,跟古人差多少?
1 火鍋之名起於清,但更早以前就有人這麼吃
2 中秋節吃月餅?其實明代才有
3 1500年前,就有吃蟹專家
4 想知道一個人多有錢?看他家廁所
5 垃圾掩埋、回收,古人早就這麼做
6 唐代真的以胖為美?可能是錯讀文獻
7 褲子,本來是胡服,中國古代不穿褲
 
章 以為尋常的風俗,何時開始?
8 古代就有Cosplay,三國美男子何晏排第一
9 女詞人李清照,反家暴先鋒
10 追星,古人也瘋狂
11 清明不只祭祖,還會郊遊、逛市集
12 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魏晉才出現
13 東漢,玉兔就已在月亮上搗藥了
14 哪吒(三太子),其實是外來神
15 灶神的原型,居然是隻蟑螂
16 中國第一個「春節」,在1914年
 
章 古人傳播資訊的速度,超乎你想像
17 考試規定嚴,字太醜罰飲墨水一升
18 宋代已有八卦小報,記者是政府密探
19 「一騎紅塵妃子笑」,古代快遞有多快?
20 書的雛型在宋代出現,流傳至今價值上億
21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閱兵」,是曹操
22 中國文明史,就是與疫病對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