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63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胡佛政論集(二):政治參與與選舉
胡佛政論集(二):政治參與與選舉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胡佛政論集(二):政治參與與選舉

作者: 胡佛
出版社: 三民
出版日期: 2022-12-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選錄了胡佛院士從 1976 年到 2018 年間有關政治變遷、民主轉型與現代化的一系列論述。

  這段時間正是台灣政治發展逐步由威權轉向民主體制,又因認同撕裂及憲政秩序的毀喪而重傷民主法治。

  胡先生認為選舉是民主政治的一種手段,而非民主本身;無法遵循中華民國憲法精神與規範的民主,並非真民主,而民粹式政治亦非真民主。

  本書所選入的 60 篇文章涵蓋了政治革新與現代化、民主的法治與制度、民主文化與教育、政黨政治以及對民主發展的反思等主題。

  胡先生並對台灣族群撕裂、憲政崩壞、民主原則與制衡體系的破損、社會的失序與公共精神的缺失等現象,有深刻的分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胡佛(1929-2018)


  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美國愛摩瑞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主修憲法學及政府學。

  胡先生一生從事教學及學術工作,研究領域包括憲法學、政治文化、政治參與、選舉行為及政治變遷等。

  胡先生曾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屆傑出研究獎,出任國立台灣大學第一屆連震東法政講座教授,

  第一屆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並獲頒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目錄

1 選舉的面面觀 ⋯⋯⋯⋯⋯⋯⋯⋯⋯⋯⋯⋯⋯⋯⋯⋯⋯⋯⋯⋯⋯
2 選舉本諸理性,譁眾取寵不好 ⋯⋯⋯⋯⋯⋯⋯⋯⋯⋯⋯⋯⋯⋯
3 從這次選舉談今後民主政治的發展 ⋯⋯⋯⋯⋯⋯⋯⋯⋯⋯⋯⋯
4 政治參與 ⋯⋯⋯⋯⋯⋯⋯⋯⋯⋯⋯⋯⋯⋯⋯⋯⋯⋯⋯⋯⋯⋯⋯
5 如何藉這次選舉形成國會新貌 ⋯⋯⋯⋯⋯⋯⋯⋯⋯⋯⋯⋯⋯⋯
6 對「公費選舉罷免法草案」的平議 ⋯⋯⋯⋯⋯⋯⋯⋯⋯⋯⋯⋯⋯
7 如何建設民主與法治的政治 ⋯⋯⋯⋯⋯⋯⋯⋯⋯⋯⋯⋯⋯⋯⋯
8 選舉罷免法要更好 ⋯⋯⋯⋯⋯⋯⋯⋯⋯⋯⋯⋯⋯⋯⋯⋯⋯⋯⋯
9 增額選舉之檢討與建議 ⋯⋯⋯⋯⋯⋯⋯⋯⋯⋯⋯⋯⋯⋯⋯⋯⋯
10 增額國代和立委選舉得失 ⋯⋯⋯⋯⋯⋯⋯⋯⋯⋯⋯⋯⋯⋯⋯⋯
11 「憲法保障」與「罪刑法定」 ⋯⋯⋯⋯⋯⋯⋯⋯⋯⋯⋯⋯⋯⋯
12 增額監察委員選舉之檢討 ⋯⋯⋯⋯⋯⋯⋯⋯⋯⋯⋯⋯⋯⋯⋯⋯
13 談提高選舉層次 ⋯⋯⋯⋯⋯⋯⋯⋯⋯⋯⋯⋯⋯⋯⋯⋯⋯⋯⋯⋯
14 民主的選舉,神聖的投票 ⋯⋯⋯⋯⋯⋯⋯⋯⋯⋯⋯⋯⋯⋯⋯⋯
15 學者專家談這次選舉的得失 ⋯⋯⋯⋯⋯⋯⋯⋯⋯⋯⋯⋯⋯⋯⋯
16 高瞻遠矚向前走! ⋯⋯⋯⋯⋯⋯⋯⋯⋯⋯⋯⋯⋯⋯⋯⋯⋯⋯⋯
17 論修訂選舉罷免法的五項原則 ⋯⋯⋯⋯⋯⋯⋯⋯⋯⋯⋯⋯⋯⋯
18 鄉鎮的自治與專制 ⋯⋯⋯⋯⋯⋯⋯⋯⋯⋯⋯⋯⋯⋯⋯⋯⋯⋯⋯
19 基層選舉應該停辦嗎? ⋯⋯⋯⋯⋯⋯⋯⋯⋯⋯⋯⋯⋯⋯⋯⋯⋯
20 台省民政廳長必須擔負政治責任 ⋯⋯⋯⋯⋯⋯⋯⋯⋯⋯⋯⋯⋯
21 選罷法如何修正才合理? ⋯⋯⋯⋯⋯⋯⋯⋯⋯⋯⋯⋯⋯⋯⋯⋯
22 從退席杯葛事件談黨內外和諧相處之道 ⋯⋯⋯⋯⋯⋯⋯⋯⋯⋯
23 民主與選舉 ⋯⋯⋯⋯⋯⋯⋯⋯⋯⋯⋯⋯⋯⋯⋯⋯⋯⋯⋯⋯⋯⋯
24 談選舉巡迴監察員制度 ⋯⋯⋯⋯⋯⋯⋯⋯⋯⋯⋯⋯⋯⋯⋯⋯⋯
25 讓選舉成為提昇民主文化的歷程 ⋯⋯⋯⋯⋯⋯⋯⋯⋯⋯⋯⋯⋯
26 增額立委改選之檢討 ⋯⋯⋯⋯⋯⋯⋯⋯⋯⋯⋯⋯⋯⋯⋯⋯⋯⋯
27 從此次選舉看台灣如何走上民主之路 ⋯⋯⋯⋯⋯⋯⋯⋯⋯⋯⋯
28 政治建設的首要在基層 ⋯⋯⋯⋯⋯⋯⋯⋯⋯⋯⋯⋯⋯⋯⋯⋯⋯
29 對執政黨提名作業的建言 ⋯⋯⋯⋯⋯⋯⋯⋯⋯⋯⋯⋯⋯⋯⋯⋯
30 選舉的開幕與落幕 ⋯⋯⋯⋯⋯⋯⋯⋯⋯⋯⋯⋯⋯⋯⋯⋯⋯⋯⋯
31 選舉的民主指標 ⋯⋯⋯⋯⋯⋯⋯⋯⋯⋯⋯⋯⋯⋯⋯⋯⋯⋯⋯⋯
32 選舉的話題 ⋯⋯⋯⋯⋯⋯⋯⋯⋯⋯⋯⋯⋯⋯⋯⋯⋯⋯⋯⋯⋯⋯
33 選舉與政治發展 ⋯⋯⋯⋯⋯⋯⋯⋯⋯⋯⋯⋯⋯⋯⋯⋯⋯⋯⋯⋯
34 面對新挑戰,重振監察權 ⋯⋯⋯⋯⋯⋯⋯⋯⋯⋯⋯⋯⋯⋯⋯⋯
35 選舉漩力與政治發展 ⋯⋯⋯⋯⋯⋯⋯⋯⋯⋯⋯⋯⋯⋯⋯⋯⋯⋯
36 如何提昇代議政治品質 ⋯⋯⋯⋯⋯⋯⋯⋯⋯⋯⋯⋯⋯⋯⋯⋯⋯
37 政黨與選舉 ⋯⋯⋯⋯⋯⋯⋯⋯⋯⋯⋯⋯⋯⋯⋯⋯⋯⋯⋯⋯⋯⋯
38 事務官應守中立 ⋯⋯⋯⋯⋯⋯⋯⋯⋯⋯⋯⋯⋯⋯⋯⋯⋯⋯⋯⋯
39 選舉的歷史考驗 ⋯⋯⋯⋯⋯⋯⋯⋯⋯⋯⋯⋯⋯⋯⋯⋯⋯⋯⋯⋯
40 民主與選舉之間 ⋯⋯⋯⋯⋯⋯⋯⋯⋯⋯⋯⋯⋯⋯⋯⋯⋯⋯⋯⋯
41 論選舉權的特質與責任倫理 ⋯⋯⋯⋯⋯⋯⋯⋯⋯⋯⋯⋯⋯⋯⋯
42 選舉在變遷社會中的作用 ⋯⋯⋯⋯⋯⋯⋯⋯⋯⋯⋯⋯⋯⋯⋯⋯
43 年底大選與民主化的課題 ⋯⋯⋯⋯⋯⋯⋯⋯⋯⋯⋯⋯⋯⋯⋯⋯
44 制度的妥協 ⋯⋯⋯⋯⋯⋯⋯⋯⋯⋯⋯⋯⋯⋯⋯⋯⋯⋯⋯⋯⋯⋯
45 正副總統大選帶來的省思 ⋯⋯⋯⋯⋯⋯⋯⋯⋯⋯⋯⋯⋯⋯⋯⋯
46 國代選舉檢討與修憲前途 ⋯⋯⋯⋯⋯⋯⋯⋯⋯⋯⋯⋯⋯⋯⋯⋯
47 金權政治與台灣賄選文化的關係 ⋯⋯⋯⋯⋯⋯⋯⋯⋯⋯⋯⋯⋯
48 工程弊案不太影響選情 ⋯⋯⋯⋯⋯⋯⋯⋯⋯⋯⋯⋯⋯⋯⋯⋯⋯
49 讓民眾了解選票神聖 ⋯⋯⋯⋯⋯⋯⋯⋯⋯⋯⋯⋯⋯⋯⋯⋯⋯⋯
50 選戰激情・訴求模糊 ⋯⋯⋯⋯⋯⋯⋯⋯⋯⋯⋯⋯⋯⋯⋯⋯⋯⋯
51 民主化有進展 國家認同省籍問題仍嚴重 ⋯⋯⋯⋯⋯⋯⋯⋯⋯
52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選舉? ⋯⋯⋯⋯⋯⋯⋯⋯⋯⋯⋯⋯⋯⋯⋯⋯
53 選舉現象及其影響 ⋯⋯⋯⋯⋯⋯⋯⋯⋯⋯⋯⋯⋯⋯⋯⋯⋯⋯⋯
54 從大選過程與結果看台灣政治生態及發展 ⋯⋯⋯⋯⋯⋯⋯⋯⋯
55 政治新版圖浮現、民主發展更上層樓 ⋯⋯⋯⋯⋯⋯⋯⋯⋯⋯⋯
56 化解族群裂痕應有全盤性作法 ⋯⋯⋯⋯⋯⋯⋯⋯⋯⋯⋯⋯⋯⋯
57 有容乃大落實憲政開創嶄新政局 ⋯⋯⋯⋯⋯⋯⋯⋯⋯⋯⋯⋯⋯
58 變天之後強地方、弱中央的抗衡? ⋯⋯⋯⋯⋯⋯⋯⋯⋯⋯⋯⋯
59 三合一選舉與跨世紀政治版圖重組 ⋯⋯⋯⋯⋯⋯⋯⋯⋯⋯⋯⋯
60 選舉與台灣的民主 ⋯⋯⋯⋯⋯⋯⋯⋯⋯⋯⋯⋯⋯⋯⋯⋯⋯⋯⋯
61 五次修憲種下國民黨敗因 李登輝難辭其咎 ⋯⋯⋯⋯⋯⋯⋯⋯
62 新世紀新政治:大選2000意義與前瞻 ⋯⋯⋯⋯⋯⋯⋯⋯⋯⋯⋯
63 大家一起上民主課 ⋯⋯⋯⋯⋯⋯⋯⋯⋯⋯⋯⋯⋯⋯⋯⋯⋯⋯⋯
64 當國消民長・泛藍泛綠版圖未變 ⋯⋯⋯⋯⋯⋯⋯⋯⋯⋯⋯⋯⋯
65 選票顯現基本盤學者鼎談2002選舉 ⋯⋯⋯⋯⋯⋯⋯⋯⋯⋯⋯⋯
66 綠敞開心胸納才・藍大膽說出理念 ⋯⋯⋯⋯⋯⋯⋯⋯⋯⋯⋯⋯
67 組閣下個引爆點・修憲明年主戰場 ⋯⋯⋯⋯⋯⋯⋯⋯⋯⋯⋯⋯
68 藍投藍綠投綠・基本盤不變 ⋯⋯⋯⋯⋯⋯⋯⋯⋯⋯⋯⋯⋯⋯⋯
69 是一黨主政不是一黨獨大 ⋯⋯⋯⋯⋯⋯⋯⋯⋯⋯⋯⋯⋯⋯⋯⋯
70 當務之急在兩岸和族群 ⋯⋯⋯⋯⋯⋯⋯⋯⋯⋯⋯⋯⋯⋯⋯⋯⋯
台灣歷屆選舉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