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63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中国古典文学 > 儒學思想的時代演變──從聖人到朱熹:萬世師表、王道使者、經學大家、古文領袖、道統傳人……歷代先哲的學術流變
儒學思想的時代演變──從聖人到朱熹:萬世師表、王道使者、經學大家、古文領袖、道統傳人……歷代先哲的學術流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儒學思想的時代演變──從聖人到朱熹:萬世師表、王道使者、經學大家、古文領袖、道統傳人……歷代先哲的學術流變

作者: 于慧,翟榮惠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5-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儒學自漢代成為學術正統,深深影響傳統文化思想上千年,
其核心更深刻烙印在中華文化的血液中,塑造獨特的民族性,
在儒學傳承的歷史進程中,各時期的儒者思想更反映出時代思潮,
自聖人起,道衰後出現承繼者、乃至最終集大成,
其人、其作所展現的中庸不偏、仁義忠恕並未散佚,仍熠熠生輝。

  ▎萬世師表──仁人理想,矯禮之枉
  孔子之所以被尊為至聖先師,其聖人地位不只在於教育領域的成就,
  身處春秋亂世,他有對現世的仁者關懷和欲實現的大同理想,
  對「仁」與「禮」的思考貫串其思想,頻繁得見於著作中,
  孔子對於「大道」的追求亦體現在他一生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豁達境界,更是值得後人求索的聖人精神。

  ▎道統承繼──文道喪亂,昌黎起濟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僅此一句便道盡韓愈一生功業,
  身為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排斥佛老思想,意欲恢復儒學正統地位,
  所謂先王之學的「道統」在孟子之後即中斷,佛老思想取而代之,
  他自認肩負著恢復道統的使命,〈原道〉一文釐清「道」之內涵,
  視儒家道德的核心「仁義」為古代社會最高準則,並探討人性問題而提出「性三品說」,欲如先王聖人推行仁義之道,以此教化萬民,
  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與當時的政治改革風氣相呼應,
  意在復興儒學、改變道喪文弊的社會風氣,挽救紛亂的政治局面。

  ▎儒之大成──朱子之後,無出其右
  朱熹被古今學者認為是孔子之後在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其學承襲「洛學」的正統,以二程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
  其學術思想以「理」為核心觀念,被稱為「理學」,
  他致力於講學授課、著書立說,在各地創辦講學場所,
  廣泛深入地研究先秦至宋代的文化典籍,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最能反映其思想,
  受到朱熹的影響,在元明清三代「四書」的重要性超越漢唐流行的「五經」,
  成為學者治學、理解四書義理的主要參考典籍,其在學術史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無可比擬。
  錢穆先生曾言:「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

本書特色

  本書以儒家學術中最主要的幾位哲人思想為主軸,自春秋時代孔子始,戰國孟子及荀子、西漢董仲舒、唐代韓愈李翱、北宋周敦頤及二程,至南宋朱熹集大成,乃至明清的王守仁、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將儒家思想中的不同流派與思想精義分別闡述,並在儒學傳承的歷史脈絡中審視眾先哲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與啟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于慧


  專職編者。

翟榮惠

  專職編者。

編者簡介

韓品玉


  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從事古代文論及傳統文化研究。出版《明清萊陽宋氏家族文化研究》、《中華博物通考·雕繪卷》、《大學語文》四部、《傳承·創新》和《國學經典小故事》叢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孔子
孔子其人
《論語》其書
孔子對「禮」的思考
孔子對「仁」的思考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仁人
孔子的人生態度—樂以忘憂
孔子論「天命」和「鬼神」

第二章 孟子
孟子其人
《孟子》其書
民貴君輕
制民之產
教以人倫
性善論
心性論
養氣說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第三章 荀 子
荀子其人
《荀子》其書
「天行有常」
「明天人之分」
「制天命而用之」
「化性起偽」
「明分使群」
作為「度量分界」的禮
「隆禮」「重法」

第四章 董仲舒
董仲舒其人
《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天人感應
「三統」歷史循環論
「性三品」說
三綱五常

第五章 韓愈、李翱
韓愈其人
排斥佛、老
恢復「道統」
「道」的內涵
「性三品」說
李翱與「復性」說
「不動心」的修養方法

第六章 周敦頤
周敦頤其人
《太極圖說》、《通書》
「無極而太極」—論宇宙的生成
「主靜」—仁義道德發揮的根本
「誠」—社會道德的最高原則
「聖人」是怎樣的人
聖人要做的事—「立教」
「孔顏樂處」樂什麼

第七章 張載
張載其人
《正蒙》其書
「太虛即氣」—「氣」構成了世界
「一物兩體」—「氣」包含兩個對立面
「萬物皆有理」—對人類認知活動的思考
「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對人性的思考
〈西銘〉與「橫渠四句」—對人生境界的思考

第八章 程顥、程頤
程顥、程頤其人
《二程全書》
「天理」的提出
「有理則有氣」
「性即理」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涵養須用敬」
「致知在格物」

第九章 朱熹
朱熹其人
朱熹的著作
理與氣
理一分殊
格物致知
道心與人心
至誠盡性
道統

第十章 王守仁
王守仁其人
《傳習錄》
《大學問》
「心外無理」與「心外無物」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四句理」與「四句教」
「心物同體」與「萬物一體」

第十一章 顧炎武
顧炎武其人
《日知錄》其書
「經學即理學」—倡導復興經學
「明道」與「救世」—通經致用的學術宗旨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立身處世原則
進步的社會政治主張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方法

第十二章 黃宗羲
黃宗羲其人
《明儒學案》
對心學的改造
《明夷待訪錄》
肯定「人性之私」
論君民關係
論君臣關係
恢復「天下之法」
「置相」以限制君權
「學校」議政

第十三章 王夫之
王夫之其人
《船山遺書》
「天人之蘊,一氣而已」—氣是世界的本源
「日新之化」—世界處於變化發展中
「『能』必副其『所』」—主觀要符合客觀
「知以行為功」—「行」在認知中的主導作用
「性日生而日成」—人性是可以養成的
「理必寓於人欲以見」—理、欲統一
「理勢相依」—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相互統一
「一姓之興亡,私也」—民本思想的發展
「豈必恃一人之耳目以弱天下」—反專制精神
附錄
從六經到十三經
五經
《周易》
《尚書》
《詩經》
《儀禮》、《禮記》和《周禮》
《春秋》及三傳
四書
《大學》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