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興衰:菁英網絡演變與帝制中國
興衰:菁英網絡演變與帝制中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興衰:菁英網絡演變與帝制中國

作者: 王裕華
出版社: 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 2023-09-1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800.00
市场价格: RM121.70
本店售价: RM108.31
促销价: RM102.2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貴族、門閥、士族,如何讓王朝從富國強兵、太平盛世到苟延殘喘?

  中國歷史上的統治者都面臨到這樣的兩難取捨:團結的菁英階層既能強化國家,也能群起反抗讓皇帝下台。
  ․為何國家衰弱而王朝存續更久?
  ․哪個朝代的君王承受菁英政變的風險最大?
  ․統治者藉由分化菁英來掌控權力,如何導致朝代衰亡?
  ․統治者與菁英之間,能達到均衡狀態嗎?
  ․菁英為何會從一個共容性利益集團轉變為狹隘性利益集團?

  成也菁英?敗也菁英?

  哈佛大學政府系王裕華教授以長時段的歷史為基礎,透過社會科學研究與統計方法,解釋了中國古代國家的興衰──菁英利益的轉變與其建構的社會網絡,最終影響了國力以及政權穩定性:

  隋唐時期,「星形網絡」的菁英,他們熱衷於以各種方式來增強國力,因為他們的私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是一致的:

  這階段的統治者以犧牲個人權力為代價,透過菁英的力量來幫助國家擁有強大國力。

  宋朝之後,「領結形網絡」的菁英深耕地方,汲汲於影響中央政策,試圖由此來讓自己的家族親屬蒙受其益:

  皇帝以制度性變革(科舉考試)來重塑菁英階層,彼此成為一種夥伴關係。統治者以極度內縮的國家為代價,利用分裂、地方化菁英建立起絕對的君主政體。

  清朝時期,因科舉考試廢除,「環形網絡」的菁英與國家之間的連結被切斷,國家的外患與內亂,讓地方菁英擁有了極高的自主性與權力:

  鴉片戰爭後西方國家入侵,統治者失去了保護人民的能力。太平天國之亂時,中央政府無法控制私有民兵的存在;當仕紳菁英滲透的地方軍隊宣告獨立,清王朝的統治注定邁向落幕。

  兩千多年來,中國始終是領先全世界的超級強權,只在最近兩個世紀落後。為此,值得我們探究:是什麼因素導致帝制中國的衰亡?為什麼中國的歷史教訓能幫助人們深入了解國家建設的課題?

  作者為中國國家發展的三個階段做出敘事分析,聚焦於統治者、中央菁英以及社會團體之間的互動,如何為國家與社會帶來不同的權衡結果,並延伸討論了中國的國家發展路徑與歐洲的不同之處。

  本書結合了歷史數據與社會科學研究,對國家發展模式提出全新的理論框架:菁英的三個轉型階段與國家興衰的關聯,凸顯出菁英的社會關係對國家發展軌跡的深遠影響與作用,由這個角度回應並充實現有的國家制度理論。

好評推薦

  對中國國家發展進行既嚴謹又創新的審視,讓我們看到國家為何國力衰微仍可長治久安。對於菁英網絡如何居中斡旋統治者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王裕華的精湛分析改變了我們對國家形成與存續的理解及認識。──安娜.格齊瑪拉-布斯(Anna Grzymała-Busse),美國政治學家、史丹佛大學政治學系國際研究教授、歐洲中心主任,《神聖的基礎》(Sacred Foundations)作者

  這本書對於國家興亡的說明可讀易懂、具說服力、發人深省,深入闡明並接軌社會科學與歷史中主要的爭辯論點。這部精采論著不但展現出非凡的雄心,而且涉獵廣泛、理論創新,對國家建設、歷史政治經濟結構以及中國政治學的文獻研究,皆做出了重量級的貢獻。──丹尼爾.馬丁利(Daniel Mattinngly),耶魯大學中國政治專家,《中國政治控制的藝術》(The Art of Political Control in China)作者

  本書借鑑網絡理論,指出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哪些連結最可能促成長久統治,同時涵蓋了超過千年的歷史,說明中國這個國家在何時最為穩固、原因為何。這是政治學的作品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部論述。──大衛.斯塔薩瓦格(David Stasavage),美國政治經濟學家,《民主興衰史》(The Decline and Rise of Democracy)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裕華(Yuhua Wang)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著有《束縛獨裁者之手:中國法治的興起》(Tying the Autocrat’s Hands: The Rise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2017年曾代表哈佛大學到台大與政大演講。

譯者簡介

林資香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碩士,目前為文字工作者,專職翻譯、編輯與寫作,譯著涵蓋心靈成長、瑜珈、傳記、哲學、歷史、商業等領域,包括《爆買帝國》、《哲學的故事》、《暗殺世界史》、《改變世界觀的20個偉人和100本書》、《開啟你的驚人天賦》、《當佛陀遇見愛因斯坦》、《西藏禪修書》、《全球思維在地行銷》、《時尚商業學》、《偉大攝影的基礎:人物》、《不尋常的邊界地圖集》等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篇/緒論
第一章:菁英的社會域與國家發展
第二章:中國近兩千年來的國家發展
第二篇/寡頭政治下的富國強兵
第三章:唐朝的富國強兵
第四章:轉折點——唐宋變革
第三篇/夥伴關係下的太平盛世
第五章:宋朝的領結型網絡崛起
第六章:明朝的太平盛世
第七章:私有秩序機構的發展
第四篇/軍閥主義下的亡國敗將
第八章:清朝的國力衰微
第五篇/結語
第九章:帝國的陰暗長影
附錄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