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10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
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非它不可:教會永續發展的七個領導原則

作者: 克雷格.葛洛契爾
出版社: 道聲
出版日期: 2023-11-1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克雷格.葛洛契爾最新力作!
  ★ 美國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滿分好評!
 
  有「它」同行,你的領導將無往不利。
 
  克雷格牧師對於如何擁有好的領導力,以打造充滿生機的事工與組織,有其獨特、卓越的洞見。他憑藉自己身為成功領袖的經驗,分享寶貴的領導心得,幫助讀者:
 
  • 了解自己的組織與事工是否具備那成功的要素──難以言喻卻具體而微的「它」。
  • 明白並實踐使你擁有「它」的七個領導原則。
  • 探索與「它」保持美好關係的三個層面,使它能長存於組織中。
 
  教會、機構或事工若想增長,一切關乎上帝的作為。領袖不能待在原處等候上帝傾倒恩膏,而是需要透過裝備成為承接「它」的器皿。以「它」為念的領導,將帶來豐盛的祝福。
 
專文推薦
 
  「作者本身是成功的教會建造者,他還為每一個要素的構成,提供具體的方向,我相信對於有心好好服事主的門徒,是相當具有啟發性的一本書。」——楊錫儒 福氣教會主任牧師
 
  「這是有歷練和洞見的人,才能寫出生命智慧的書。有『它』的教會將會充滿動力不斷結果子。衷心推薦每位領袖都能讀這本書,將會改變我們事奉的焦點、重新得力!」——蔡晶玫 旌旗教會主任牧師
 
誠摯推薦
 
  柳子駿 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張振華 江子翠行道會主任牧師
  廖文華 基督教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夢想之家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謝榮生 東福信友堂牧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
 
  克雷格.葛洛契爾是生命教會(Life.Church)的創始與主任牧師。生命教會成立於1996年,至今幫助了數十萬人認識基督,並開發YouVersion免費聖經應用程式服事全球基督徒,此應用程式至今下載次數已超過六億次。
 
  美國職場評價社群Glassdoor將克雷格牧師列入美國中小型企業的十大執行長之一,並連續兩年將其帶領的生命教會評選為最佳工作場所;克雷格牧師也透過Podcast節目與世界各地的領袖營會,將其珍貴的領導經驗與人分享。
 
  身兼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他至今出版了超過十二本書,其中許多亦有中文譯本。
  欲聯絡克雷格牧師,請洽www.craiggroeschel.com。


目錄

敬獻
各界讚譽
推薦序1/楊錫儒
推薦序2/蔡晶玫
前言
導言

第一部 「它」是什麼?
1-1 有「它」與無「它」之間
「它」能撼動人心。
1-2 「它」從何來?
「它」的出現與消失,似乎毫無規律。
1-3 以「它」為中心
教會得著「它」時,每個人都認得它,失去它時也一樣。

第二部 「它」必備的七個原則
2-1 異象
異象能使你的思維、焦點與方向,以非常明確且清晰的方式呈現。
2-2 上帝所賜的焦點
擁有它的事工往往把焦點集中在少數幾個目標,同時知道哪些事不屬於他們蒙召的範圍。
2-3 彼此相愛
擁有它的團隊彼此相愛,不但一起服事,也一起生活。
2-4 勇於創新
待解決問題+有限資源+熱情升溫=快速增長的創新
2-5 勇於嘗敗
如果你還沒有它,你可能需要嘗試一些新方法──然後失敗。
2-6 心繫迷羊
愛會使你做些瘋狂的事。你愛誰?你愛那些不認識基督的人嗎?
2-7 以國度為念
你關心上帝此時在各地的作為,勝過上帝此時在此地的作為嗎?

第三部 與「它」維持美好關係的三個層面
3-1 心態勝於模式
風格、模式都無法帶來改變,心態才是關鍵。
3-2 打造賦權「它」的制度
著手建立恰當的制度──達成你心之所向的方法。
3-3 以「它」為中心
偉大的領袖既堅持不懈又單調無趣。
3-SP 你擁有「它」嗎?「它」得著你了嗎?
你的服事要擁有它,你自己必須先得著它。

結語 得著「它」之後,如何持守「它」
擴張我、毀壞我、醫治我,這些衷心又危險的禱告幫助我們持守它。

致謝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