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84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學術史講義給碩士生的七堂課
學術史講義給碩士生的七堂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學術史講義給碩士生的七堂課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 商務
出版日期: 2024-03-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8.23
本店售价: RM78.5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核心賣點】
  在當下,傳統中國經典還是有閱讀需求的,也需要有學者給讀者傳授學習的方法和途徑。 出版此書,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一句話推介】
  學術史研究的意義,既不是“懷舊”(批判現實),也不是“表彰”(見賢思齊),而在於知道“一代有一代的問題和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凡八講,是葛教授十年間給碩士研究生講授“古代中國學術史研究”課程的講義結集,主要涉及古代中國學術研究的歷史、應當掌握的學術方法,以及中國學術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化歷程重點講述思想史若干大關節上的研究史,以此呈現學術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及應讀的基本文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葛兆光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專業本科、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文科資深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與中國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1998、2000)、《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2011)、《想象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2014)等。


目錄

“葛兆光講義系列”·說明
繁體版序言
開場白
一、重新給“學術”/“學術史”確定邊界
二、甚麼才是學術史?九十年代學術史熱中的問題
三、如何學習中國學術史?讀基本文獻和經典論著
四、本課程的內容:古代和現代的兩個線索

第一講 經學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經學衰,經學史興
一、甚麼是經學?
二、傳統經學史三類著作的檢討
三、經學史中值得注意的大關節
四、甚麼是中國經學詮釋的特色?
五、經學史研究方法釋例(一)
六、經學史研究方法釋例(二)
七、經學史研究方法釋例(三)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第二講 諸子學的研究以及《太一生水》
引言:從何炳棣的“畫龍點睛”論說起
一、諸子年代的公案
二、所謂“諸子時代”究竟是甚麼樣子?
三、考古發現與諸子時代的再認識
四、和儒家學說一樣重要的古代諸子學說
五、個案:解讀《太一生水》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第三講 《魏書·釋老志》與佛教史研究
引言:從《魏書·釋老志》的研究史說起
一、魏晉以後佛教興盛之原因
二、《魏書·釋老志》的背景解說
三、《魏書·釋老志》佛教部分之意義
四、佛教百年:《魏書·釋老志》與《隋書·經籍志》中有關佛教史論述的比較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第四講 關於《老子想爾注》的文獻學研究
引言:我想討論的問題
一、關於《想爾注》:敦煌文書中道教文獻的意義
二、考證古書年代和真偽的原則及其問題
三、關於《想爾注》成書年代的各種說法
四、《想爾注》的內容及其成書年代的關係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第五講 禪宗的歷史學與文獻學研究:以神會為例
引言:禪宗史上的神會和尚
一、關於神會的傳統禪宗文獻
二、敦煌文獻的發現及其啟迪
三、對神會在禪宗史上意義的重新發掘
四、重新檢討的結果:方法和結論之間
五、在胡適的延長線上:文獻學與歷史學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附錄1:7—8世紀之間禪門大事記】
【附錄2:《唐中嶽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簡注】
【附錄3:胡適有關禪宗史研究年表】
【附錄4:胡適有關禪史的兩段論述】

第六講 《明儒學案》以及明代思想與社會研究
引言:明代思想史的基本脈絡及其定型
一、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一)
二、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二)
三、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三)
四、區域研究的意義與局限
五、結語:研究方法上的問題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第七講 有關戴震研究的學術史
引言:思想史中的人物研究
一、同時代人關於戴震的記憶和理解
二、漢學還是宋學,考據學家還是哲學家,民族主義者還是啟蒙主義者?戴震的研究史
三、梁啟超和胡適:1920年代對戴震的解釋
四、放回歷史背景中:重新理解戴震
五、結語:取代顧炎武?戴震作為新思想的典範
【參考論著】
【閱讀文獻】

附錄:現代學術史部分·閱讀篇目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