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89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原來這才是心理學
原來這才是心理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原來這才是心理學

作者: 植木理惠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1-11-1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39.55
本店售价: RM35.20
促销价: RM34.8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暢銷12萬本,排行榜上銷售最好、最快的心理學書籍
日本超人氣的臨床心理醫師.最受好評的心理學入門指南

  千萬別以為心理測驗、人格分析就是心理學了,
  它其實客觀、有系統,是合乎科學精神的實際學問!

  對心理學總是一知半解?怎麼做才能了解人類的行為?

  本書回歸心理學的基礎,透過「實驗」與「觀察」等科學方法分析人類行為,包含心理研究者實證後所得出的實用心理學理論,以及臨床心理師、諮商師如何解開人們內心世界的技法。書中全新的歸納和整理方式,一解你對心理學的疑惑與誤解,幫助你理解心理學問的真正原貌。

本書特色

  1、為大眾而寫,易讀的心理學學習書。

  2、從生活中舉例,更能讀者更貼近心理學核心。

作者簡介

植木理惠

  出生於1975年,為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師,畢業於御茶水女子大學。修畢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心理科的學分後,擔任文部科學省特別研究員,從事心理學的實證研究。連續獲得日本教育心理學會難度最高的「城互獎勵賞」和「優秀論文賞」,成為最年輕的得獎者。目前在都內綜合醫院身心醫學科擔任心理諮商師,並於慶應義塾大學理工學部擔任教育學分課程的講師。

譯者簡介

孫玉珍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入圍第二十九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有《糧食爭奪戰》、《一個人的經濟》、《文人的飲食生活》等書。


目錄

推薦序一、二、三 / 前言

第1章 何謂心理學
01就算看不見,也還是存在?
02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
03如何活用「馬上能用」的知識
04如何整理才能正確了解心理學?
05依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學習心理學
 Column 德國人和美國人誰比較殘忍?

第2章 從「現象」看心理學→現象
 OUTLINE 從日常現象推測人類本質的心理學
01如何喜歡自己?
02隨著團體的規模擴大,人類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03俊男美女真的比較占便宜嗎?
04為什麼人家叫你不要看,你越想看?
05記憶為什麼會說謊?
06如何充分激發人的潛能?
07加深第一印象的技巧
08如果放任小惡不管,人的心態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09只要能夠感同身受,別人就會想「報答」你
10老師該如何面對班級瓦解?
 Column 如廁所需的時間會因為什麼而改變?

第3章 以「實驗」測量心理學→實驗
 OUTLINE 心理學-一門講究假設與驗證的「科學」
01如何提振他人的鬥志?
02如何控制一個人的心志?
03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人喪失鬥志?
04如何給糖果才最能刺激對方的鬥志?
05記憶達人怎麼記?
06如何製造虛假記憶?
07謠言如何產生和散播?
08什麼樣的情況能夠讓自己的意見容易被接受?
 Column 動機只有「外在和內在」嗎?

第4章 利用「觀察」看穿心理學→觀察
 OUTLINE長期觀察人類,將語言和行為一般化的心理學
01「靈感」是怎麼來的?
02回憶在大腦如何運作?
03虛假記憶何時會出現?
04哪種人容易遭到性騷擾?
05高學歷者能不能幹?
06「聞一知十」的人的思考模式
07父母和子女如何才能成為「親子」?
08孩子的社交性是如何形成的?
09如何建立「友情」?
10什麼時候才能夠談真正的戀愛?
 Column如何了解自己?

第5章 整理「理論」的心理學→理論
 OUTLINE 為了分類而將現象模式化的心理學
01一件事要多困難才會讓人想做?
02為什麼怎麼努力都做不好?
03提高「欲望」的2個公式
04如何表現智力的高低?
05心智可以測量嗎?
06如果以科學來分析「人格」,會發現什麼?
07如何和壓力相處?
08思緒如何變成記憶?
09如何才能夠有效記憶資訊?
10馬上忘記的記憶和始終不忘的記憶有何不同?
 Column何謂有效的學習方式?

第6章 提示「技法」的心理學→技法
OUTLINE應用理論貢獻臨床的心理學
01 如何控制「問題行為」?
02 容易導致憂鬱的特殊思考模式
03 如何跳脫因凡事耿耿於懷而影響身體健康的惡性循環?
04 如何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05 看清你的心的最好方法
06 如何自我暗示保持心理健康?
07 諮商師應該與病患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08 如何順利觸及內心?
09 有時全家人都必須進行諮商?
Column 你能夠客觀地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