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犯罪現場:李昌鈺刑事鑑定指導手冊
犯罪現場:李昌鈺刑事鑑定指導手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犯罪現場:李昌鈺刑事鑑定指導手冊

作者: 李昌鈺,提姆西.龐巴,瑪琍琳.米勒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03-07-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促销价: RM48.55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儘管有無數的舊案可以學習與改進,但我們還是不斷地看到許多未破的重大刑案,因犯罪現場勘查的疏失而未能進入司法程序。事實上,在美國及其他國家這種案件比比皆是,但諷刺的是,當鑑識科學已有長足進步時,鑑識科學的發揮還是掌握在犯罪現場勘查人員之手。因此,如果沒有正確地處理犯罪現場,那麼我們現在或未來所擁有的科技,都不可能彌補這個過失,正義也無法伸張。本書雖然沒有按部就班地以步驟提供勘查人員處理每一個特定犯罪現場,但是卻提出許多通則與完整的步驟去規劃犯罪現場勘查,正如第七章描述邏輯樹的概念,對某些犯罪類型可能鑑別出共同的特徵與重點。本書的目的是希望看到因犯罪現場處理疏失致使犯罪審理或調查陷入膠著的現象不再發生。不像動人的小說及感人的電影,我們只有一次處理原始犯罪現場的機會。歷史不僅是珍貴的,也是昂貴的教訓,我們希望以我們在犯罪現場勘查的經驗,幫助勘查人員在歷史的教訓中學習,並避免在犯罪現場勘查上犯相同的錯誤。

作者簡介

  李昌鈺博士,一九三八年生於中國,一九六?年畢業於中華民國台灣中央警官學校,主修警察科學。在台灣當了幾年的警官後,來到美國進修。他目前是七個學術期刊的編輯,包含《鑑識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李博士是三十本書與許多書中章節及報告的作者與共同作者,並在專業期刊發表約四百篇文章。李博士在國內與國際有關鑑識科學、刑事司法、教育與訓練學會擔任委員,並主持八百多場研習與研討會。

  提姆西.龐巴是康乃狄克州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紐海芬大學碩士,主修鑑識科學中的刑事鑑識,進修時曾獲研究生獎。此外,學士學位也是在紐海芬大學獲得,主修化學與鑑識科學。龐巴先生是康乃狄克州律師公會會員、美國鑑識科學學會會員與國際血液噴濺分析家協會會員。同時也是國際鑑識學會認可的資深犯罪現場分析專家。

  瑪琍琳.米勒是佛羅里達州南方學院(Florida Southern College)化學系學士,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刑事化學碩士,二OO二年五月將從強生&威爾斯大學獲得高等教育學博士學位,是紐海芬大學助理教授與鑑識科學系大學部課程負責人。瑪琍琳提到,她最大的願望是在真實的刑事偵查領域中培養出客觀、人道與熱誠的鑑識科學與刑事司法的專家。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