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風格_社會性死亡:藝術設計風格取向解密
風格_社會性死亡:藝術設計風格取向解密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風格_社會性死亡:藝術設計風格取向解密

作者: 馮冠超
出版社: 風和文創
出版日期: 2024-06-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8.23
本店售价: RM78.5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催生風格的不是藝術家、設計師,而是這個「社會」!
風格的褪燒是另一個大型社死現場
經典沒有不敗,是時機對了,才有回歸的可能
 
  在巴黎世博會一舉成名的Art Deco,竟在美國走花路,因經濟風暴而失聲;
  「流線型」簡約風格卻因經濟大蕭條誕生;
  藝術設計發聲權往往是歐洲,但在二戰後,美國終於有自己第一個藝術風格,抽象表現主義……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替後現代設計升級思想;
  21世紀風格的轉變,關鍵點在2011.9.11那場世界級事故…
 
  * 風水輪流轉,風格也會輪迴重生 *
  那些歷史上高聲量的風格,當無法有效代表社會的價值和情感時,便注定走向衰亡,但它們並非真正消失匿跡,多半暫時潛水,等待適當時機,重新造形返回主舞台。
 
  如同本書作者 ─ 前輔大藝術學院院長馮冠超,現任輔大應美系所專任教授,提出六大風格假說,一一檢視人類有史以來,東西方文化藝術設計風尚養成,是如何受到社會制約,為藝術設計風格取向解密,發現在相似背景時代下,也會孕育相似風格。
 
  * 誰是風格的吹哨者 *
  作者一語中的,點出操弄潮流風向的,向來不是藝術家或設計師本人,而是經濟貧弱的國家斷無成為風格領頭羊的可能。好比達文西之所以撐起義大利文藝復興一片天,是背後資產階級傾力撐腰;巴洛克之所以風靡,是路易十四帶頭,成了全民運動。遑論為何日本浮世繪影響西方藝文,甚至自1945年後,美國幾乎掌握大部分藝術新觀念與新類型,這一切無非經濟與社會說了算。
 
  有意思的是,如果2011.9.11轉動了21世紀風格齒輪,風格的變動有10年一轉傾向可能,下一個風格變異的時間點會在何時,又做何改變,值得隨著本書一探究竟。
 
跨界清流推薦
 
  琉園、琉璃工房創辨人 & 八方新氣創辨人兼設計總監 / 王俠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 / 王行恭
  王明嘉視覺設計事務所負責人 / 王明嘉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藝術史學博士 / 周功鑫
  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 / 林秋芳
  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 明志、長庚科大校長 / 林榮泰
  宏碁集團創辦人 & 榮譽董事長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 施振榮
  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 & 兩岸文創產業高校研究聯盟理事長 / 范周
  法藍瓷總裁 &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 陳立恆
  自由落體設計暨東裝時代創辦人 & 總統文化獎獲獎人 / 陳俊良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 藝術史學博士 / 陳貺怡
  頑石文創開發顧問創辦人兼創意總監 / 程湘如
  (依姓名筆畫順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藝術文化點評人  馮冠超
 
  前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現職輔大應美系所專任教授、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理事長。設計學博士,深耕東西方藝術設計文化與相關史學,洞悉風格演變,曾出版《設計與生活美學》、《設計概論》、《中國風格的當代化設計》等專書。作者更從跨學科角度,發現氣候變遷也會干擾風格的流行,史上的氣候災難帶來文化危機,堪予當代借鏡!


目錄

推薦序
建構華人自創的風格理論
暗流.潮流.清流
    
導讀
風格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CHAPTER I  風格又再騷動 是誰促成21 世紀藝術設計造形
2001.9.11 | 一場世界級恐攻讓風格重新塑形  
21世紀新風格登場 | 局勢愈複雜愈要簡單面對        
輕簡從沒讓人失望過 | 包浩斯以來最大的簡約潮
元現代?! | 21世紀風格特質解密
 
CHAPTER II 主流之所以主流 是經濟社會支配了藝術
那些成名的風格背後 | 曾經的強權 - 古埃及、希羅與拜占庭
義荷西興盛的年代 | 世界貿易帶來風尚高光時刻       
法蘭西霸權撐腰 | 屹立不搖的歐洲藝術硬核
德英美各自精彩 | 政經強權帶來藝術榮耀
東西方風格較真 | 一窺軟實力背後的經濟發展
18 世紀東方風尚 | 歐洲曾經嚮往的藝術大潮
誰能不愛的Japanese Style | 文化實力從吸附到外顯
全球五大經濟體印度 | 古代東方強權昔日的文化輸出
氣候變遷攪亂一池春水 | 原來天氣也會撩撥政經操弄風格的流行
 
CHAPTER III  誰說了算?社會制約的百年藝術設計(一)1900-1950
1900~1910 | 新世紀新風格新氣象
1910~1920 | 一次大戰徹底終結繁瑣美感            
1920~1930 | 戰間期寫實與繁複的雙向奔赴
1930~1940 | 經濟蕭條讓簡約風回鍋
1940~1950 | 二戰與戰後風格的轉折
 
CHAPTER IV  誰說了算?社會制約的百年藝術設計(二)1950-2000
1950~1960 | 後現代思潮醞釀中
1960~1970 | 打破規矩框架的反動十年
1970~1980 | 催生後現代風格形式的十年
1980~1990 | 藝術設計因繁榮而繁華
1990~2000 | 耀眼開花的解構主義

CHAPTER V  時勢造風格?!六大假說從歷史找規則
跨學科找蛛絲馬跡 | 找出風格是怎麼來的
底層醞釀說 | 風格反映大眾普遍需求
風格週期說 | 流行會不斷輪迴重生
風格社會學說 | 政治、經濟、社會是風尚三劍客
山崩鐘應說 | 強勢主權擁有風格傳播優勢
時代精神說 | 風格反映當代跟著時勢走
世紀之交現象說 | 新的流行常在世代開始
以後現代風格為例 | 科學驗證風格與社會關係
 
CHAPTER VI  風格的吹哨者 背後必有經濟干預操弄
一樣的《聖母登寶座》題材 | 風格轉折與停滯永遠跟著時代社會脈動
唯物 vs. 唯心世界 | 文化藝術造形少不了物質與心理意識干係
藝術經濟力 | 資本、文化關係微妙
風格未來學 | 洞悉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