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上一张
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下一张
prev next

我的人生交響曲:陳永興七十自述

作者: 陳永興
出版社: 玉山社
出版日期: 2020-08-1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促销价: RM48.5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做不一樣的選擇,
走困難的路,
他的人生就是一首精彩的交響曲

  陳永興醫師,出生於高雄,從學生時代組織山地服務隊進入偏鄉服務、在校園中爭取言論自由,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到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擔任民意代表、衛生局長。對台灣社會和公益服務的關懷,是推動他人生前進的主要動力。

  在從政、行醫的路上,他努力推動精神衛生法案,為精神病患者的人權奔走。擔任高雄衛生局長期間,有效整合醫療資源、擴大醫療服務,並創辦台灣第一個醫療史料中心。擔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時,為籌建老人醫療大樓四處募款,他笑稱:自己最大的專長就是募款。

  從醫院職務退休以後,他創辦《民報》持續推動改革,為言論自由、提供多元聲音而努力;擔任門諾基金會董事長,全力照顧花東偏鄉老人。

  這是陳永興一生的故事,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在台灣社會奉獻一輩子的奮鬥史。

本書特色

  ◎    走過醫界、街頭、政壇等不同的領域,他的眼光只看向最需要幫助的族群。
  ◎    秉持著「服務就是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的信念,他走進山區、走向偏鄉、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關懷台灣社會中最小的兄弟。
  ◎    這是陳永興醫師70年來的人生故事,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在台灣社會奉獻一輩子的奮鬥史。
  ◎    每章附有陳永興醫師導讀影音連結,除了文字記錄,還能聽聽作者本人怎麼說。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永興


  1950年出生於高雄,高雄醫學院畢業,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曾出任國大代表、立法委員、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局長、國策顧問,曾任職於台北市立療養院與台北醫學院精神科、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羅東聖母醫院院長。現任門諾基金會、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長期關心醫學發展、弱勢權益,以及台灣地位等議題,在醫學與人權公益領域持續奮鬥。

  著有《天公疼憨人》、《山地服務在霧台》、《醫療、人權、社會》、《生命、醫學、愛》、《柏克萊沈思》、《診斷台灣》、《台灣之愛》、《拯救台灣人的心靈》、《台灣醫療發展史》、《醫學的愛》、《台灣醫療傳奇人物》、《台灣醫界人物誌》、《愛河沉思錄》、《醫者情懷》、《堅持到底:真愛永遠沒有看破的一天》等書。
 


目錄

推薦序 忘年之交陳永興 黃春明

推薦序 我志未酬 李筱峰

推薦序 拆牆者 黃文龍

自序 人生的堅持與遺憾

前言 台灣人的夢
人生的夢尚未實現、百年不懈追求建國夢

第一章求學成長過程與思想啟蒙
深受父母處世風格影響╱中學時期思想啟蒙╱外國神父潛移默化啟發大╱《大學雜誌》陳少廷的影響╱結識李筱峰、洪三雄、康寧祥等戰友╱鄉土文學認識黃春明、王拓╱關
心偏鄉弱勢 選擇做精神科醫師╱習醫但從未忘懷人文社會╱退出聯合國─台灣命運轉折點╱「百達山地服務團」源起╱在高山部落推動窮人銀行╱學習募款出版《山之組曲》、《海的韻律》╱學生時代參與服務的經驗影響長久╱辦校刊爭取校園民主╱參加學生運動要付出慘重代價╱記過、退學、坐牢都是家常便飯╱反抗權威,黑資料如影隨形╱人生料想不到的事又出現

第二章選擇做精神科 推動二二八平反
走一條別人不想走的路╱白天照顧病人,下班忙辦雜誌╱全台精神醫療設施和人力調查╱飛入杜鵑窩 關懷精神病人╱推動精神醫療相關立法╱組織病患家屬 發揮團體力量╱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平反二二八 為台灣人心靈療傷╱衝撞威權 無畏鎮暴部隊包圍╱不知險遭被捕 連累台東陳博文醫師╱面臨叛亂罪起訴 台獨案逃過一劫╱募款籌建首座二二八紀念碑╱實現轉型正義 追究加害者責任╱成立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創設台杏文教基金會╱接辦《台灣文藝》維繫本土文化╱賣力讓《台灣文藝》香火延續╱出國進修 獲益良多╱留學柏克萊 受震撼教育╱巡迴北美演講 鼓吹台灣人辦報╱台加文化協會和台加文化節

第三章參與民主運動 前往花蓮耕耘
推動總統直選靜坐七天六夜╱達成總統直選目標╱擔任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建議成立李登輝紀念圖書館╱彰顯國家主權 政權和平轉移╱堅持原則與監委擦身而過╱黃信介代替我元帥東征╱國民黨發生作票案 黃信介遞補立委╱參選花蓮縣長 吃足苦頭╱海內外醫師學者齊聚花蓮╱選後留在花蓮繼續耕耘╱當選立委 替花蓮人做牛做馬╱推動教改關心弱勢囝仔╱推動東華大學和花師合併╱專業問政不跑紅白帖╱耕耘花蓮5 年 毫無收入過日子

第四章擔任衛生局長 致力行政改革
擔任衛生局長 推動行政改革╱打破人事陳規 專業取才╱節省預算 精簡組織╱堅持原則 推動醫院整併╱預算不灌水 替人民守荷包╱創設台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愛河整治成功 打造歷史文化走廊╱取締不法廠商 遭黑道攻擊╱辦案過程 令人難以想像╱司法治安單位 早就掌握線索╱兇手交保後 威脅我生命安全╱黑白掛勾 重傷司法正義╱鼓勵進修 讀博士班竟被取消參選資格╱永遠抱持公僕的心態 服務人民╱ SARS 來襲 擔任南台灣防疫指揮官╱教育部和家長過度保護醫學生╱卡羅•歐巴尼─愛心與勇氣的典範

第五章受上帝呼召 服事羅東聖母醫院
60 歲決定受洗成為基督徒╱上帝奇妙安排 受邀擔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發現令人感動的「Oki」醫師╱上帝呼召 有感動就不遠╱改善健保申報 讓醫院轉虧為盈╱台灣社會老化 籌建老人醫療大樓╱吳念真拍片 幫忙募款╱杏輝藥廠義助募款廣告╱范范的「平安鳥」傳奇╱電視受訪帶來企業家的關懷贊助╱募款過程 很多料想不到的事╱聖母重逢 救了黃春明╱最遺憾 林誠一董事長在礁溪去世╱完成階段性任務 65 歲想退休╱天主教會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第六章退休辦《民報》 繼續關懷台灣的事工
「辦報」是學生時代的夢想╱多元價值的民主社會需要獨立媒體╱《民報》是台灣知識份子的理想╱《民報》辛苦走過了6 年╱《民報》的特色╱《民報》率先發起東奧正名運動╱東奧正名公投未過 令人遺憾╱中華奧委會不敢公開辯論╱執政就是要為台灣找活路╱堅持為高醫轉型正義出聲╱聲援香港與民報的國際關懷╱經營《民報》6 年該交棒了╱幫忙門諾基金會的事工╱募款支持老人長照的推廣╱期待年輕人投入政治社會改革╱至少保住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的在野黨╱期待黃國昌繼續努力╱台派政黨應有的反省╱支持賴清德參選總統╱給賴清德的建議

結語  台灣人的價值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