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4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

作者: 李文翠,胡浩權,魯金明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74.00
市场价格: RM31.28
本店售价: RM27.8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能源問題是當今社會發展遇到的重要問題,以物質為載體的能量轉化與轉移過程,多以化學化工知識為基礎。《能源化學工程概論》從化學與化工學科的視角對能源轉化為動力燃料和電能的開發與利用做了較全面的介紹,介紹了化學與化工在現代能源中的交叉滲透情況。全書共9章,包括:緒論、新型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生物質能、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本書在內容的取捨和深度的把握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使之達到深化基礎、更新內容和增加資訊等多重目的。

《能源化學工程概論》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工、製藥、生化、應化等專業能源化工課程的教材,也是一本普及性的能源化學工業讀物,可供能源、化工、材料、環保、電力等部門從事科研、設計和生產的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能源及能源利用1
1.1.1能源的概念及分類1
1.1.2能源利用的發展歷程3
1.2能源的重要性與能源危機4
1.3能源轉化中的化工過程5
1.4能源化工過程的污染與防治7
參考文獻8

第2章新型煤化工9
2.1煤化工概述9
2.1.1煤的儲量、生產及消費10
2.1.2煤的基本特徵12
2.1.3煤化工發展簡史18
2.2煤炭液化20
2.2.1煤炭直接液化20
2.2.2煤炭間接液化26
2.2.3煤炭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的對比30
2.3煤基醇醚燃料31
2.3.1煤制甲醇32
2.3.2煤制二甲醚33
2.4小結34
參考文獻34

第3章石油化工37
3.1概述37
3.1.1石油的基本知識37
3.1.2原油的外觀性質37
3.1.3原油的組成38
3.1.4石油的生成理論40
3.1.5石油的儲量、生產及消費41
3.1.6石油的開採及提高採油率的方法41
3.2石油煉製43
3.2.1原油的一次加工43
3.2.2原油的二次加工45
3.2.3原油的三次加工55
3.3石油產品59
3.3.1汽油59
3.3.2柴油60
3.4小結61
參考文獻61

第4章天然氣63
4.1天然氣基礎知識63
4.1.1天然氣的成因63
4.1.2天然氣的開發利用進程64
4.1.3天然氣的組成64
4.1.4天然氣的分類65
4.1.5世界天然氣的儲量與分佈66
4.2天然氣的利用67
4.2.1天然氣的分離和淨化68
4.2.2天然氣的化工利用76
4.3非常規天然氣79
4.3.1天然氣水合物80
4.3.2煤層氣82
4.3.3葉岩氣83
4.4小結85
參考文獻85

第5章生物質能87
5.1生物質能基礎知識87
5.1.1生物質87
5.1.2生物質能88
5.1.3生物質能的加工利用88
5.2生物質制取燃料乙醇89
5.2.1燃料乙醇的應用和發展89
5.2.2生產燃料乙醇的主要方法91
5.2.3發酵法制取燃料乙醇91
5.2.4燃料乙醇的應用展望93
5.3生物質制取汽柴油94
5.4生物質制取生物柴油94
5.4.1生物柴油的性質94
5.4.2生物柴油的原料95
5.4.3生物柴油的製備方法96
5.4.4國內外生物柴油的研究進展98
5.5生物質制取生物油99
5.5.1生物質熱裂解99
5.5.2生物油的物化性質99
5.6生物油改質技術及應用100
5.7生物質氣化技術100
5.7.1生物質氣化過程100
5.7.2生物質氣化制取燃氣101
5.7.3生物質氣化合成液體燃料101
5.7.4氣化技術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102
5.8生物質制沼氣103
5.8.1沼氣及其理化性質103
5.8.2沼氣發酵原料103
5.8.3沼氣發酵的微生物學原理103
5.8.4大中型沼氣工程的基本工藝流程104
5.8.5沼氣的高質化利用104
5.9小結105
參考文獻105

第6章鋰離子電池107
6.1鋰離子電池發展簡史107
6.2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及結構108
6.2.1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108
6.2.2鋰離子電池的結構108
6.3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109
6.3.1LiCoO體系109
6.3.2LiNiO體系110
6.3.3LiMnO體系110
6.3.4LiFePO4111
6.3.5其他正極材料111
6.4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112
6.4.1碳基負極材料112
6.4.2矽基材料114
6.4.3錫基材料115
6.4.4其他負極材料116
6.5其他新型鋰離子電池116
6.5.1鋰硫電池116
6.5.2鋰空氣電池117
6.6鋰離子電池的應用118
6.6.1電子產品方面的應用118
6.6.2交通工具方面的應用118
6.6.3在國防軍事方面的應用119
6.6.4其他應用119
6.7小結119
參考文獻120

第7章燃料電池121
7.1燃料電池概述121
7.2燃料電池的分類123
7.2.1鹼性燃料電池123
7.2.2磷酸鹽燃料電池124
7.2.3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124
7.2.4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124
7.2.5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125
7.2.6直接甲醇燃料電池126
7.3燃料電池的氫源127
7.3.1氫的制取127
7.3.2氫的存儲129
7.4燃料電池的應用131
7.5小結132
參考文獻133

第8章超級電容器134
8.1超級電容器及其發展歷史134
8.2超級電容器的分類135
8.2.1雙電層電容器136
8.2.2贗電容電容器136
8.2.3混合型超級電容器137
8.3超級電容器的組成及特點138
8.3.1超級電容器的組成138
8.3.2超級電容器的性能指標141
8.3.3超級電容器的特點142
8.4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143
8.4.1碳基電極材料143
8.4.2金屬氧化物材料147
8.4.3導電聚合物150
8.4.4雜化電極材料151
8.5超級電容器的應用153
8.6小結155
參考文獻156

第9章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157
9.1能源化工行業CO2的排放與控制157
9.2CO2分離技術159
9.2.1物理吸收法159
9.2.2化學吸收法161
9.2.3吸附法163
9.2.4膜法171
9.2.5低溫蒸餾法174
9.3CO2的資源化利用174
9.4小結178
參考文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