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1,78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能源概論(第2版)
能源概論(第2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能源概論(第2版)

作者: 陳礪,嚴宗誠,方利國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4.00
市场价格: RM63.64
本店售价: RM56.6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常規能源、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節能與儲能三個方面,向讀者全面介紹能源科學知識。在綜述中國及全球能源形勢的基礎上,分別對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四種常規能源的形成機理、性質、勘探與開採、加工轉換和利用技術等展開論述;對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氫能的特點、資源量、利用原理與技術及研究進展作了介紹;以節能基本理論及工業、建築、民用、交通等高耗能行業作為切入點闡述了節能技術,並對儲能技術作了簡要介紹。

在編寫過程中,作者充分兼顧各類專業背景的讀者群,力求用通俗的論述使讀者瞭解和掌握能源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各專業本科生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各專業高職生能源類通識課的教學用書,也可供非能源專業科技人員參考,或作為能源知識的普及讀本。


作者介紹

陳礪,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國家精品課“化工設計”課程負責人。教育部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全國化工高教學會常務理事。

陳礪教授主講“化工設計”、“現代分離技術”、“能源工程”、“資源利用理論技術”等多門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主持及參與了“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等一批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研究課題,積極參與化工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實踐,發表教學研究論文十餘篇。曾獲教學成果一等獎,教學成果二等獎,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陳礪教授在天然資源利用技術,生物質能、氫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技術,等離子體技術,化工過程能量利用,傳熱傳質理論及過程強化,化工分離技術,新型製冷技術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主持多項大型技術轉化工程項目及援外工程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獲授權專利9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能源1
1.2能源現狀7
1.3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11
參考文獻15

第一篇常規能源
第2章煤炭17
2.1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地位17
2.2煤的形成18
2.3煤的組成結構與品質19
2.4煤的開採與運輸23
2.5煤的燃燒和污染27
2.6煤的潔淨技術29
2.7煤炭液化33
2.8煤的氣化34
2.9煤的綜合利用38
參考文獻40

第3章石油42
3.1石油的形成42
3.2石油的性質44
3.3石油的勘探與開採46
3.4石油的煉製50
3.5石油產品54
3.6石油化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61
參考文獻65

第4章天然氣66
4.1天然氣在未來能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66
4.2天然氣的性質71
4.3天然氣的開采和運輸74
4.4天然氣的應用80
4.5天然氣化工87
4.6天然氣水合物91
4.7頁岩氣99
參考文獻105

第5章電能106
5.1電能是最優質的二次能源106
5.2火力發電107
5.3水力發電113
5.4電力輸配120
參考文獻128

第二篇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
第6章核能129
6.1核反應129
6.2核反應堆131
6.3核電站135
6.4核安全140
參考文獻142

第7章太陽能143
7.1太陽及太陽能143
7.2太陽能光熱利用技術146
7.3太陽能光電利用技術157
7.4太陽能光化結合161
參考文獻161

第8章生物質能163
8.1生物質及生物質能163
8.2能源植物168
8.3生物質氣體燃料174
8.4生物質液體燃料183
8.5生物質固體燃料189
參考文獻192

第9章風能193
9.1風及風能193
9.2風力發電200
9.3風能的其他應用205
參考文獻207

第10章地熱能208
10.1地熱及地熱能208
10.2地熱能的利用210
參考文獻214

第11章海洋能215
11.1海洋及海洋能215
11.2潮汐能217
11.3潮流能219
11.4波浪能221
11.5溫差能223
11.6鹽差能223
11.7海流能224
參考文獻225

第12章氫能與燃料電池226
12.1氫的製備與純化226
12.2氫的儲存與運輸230
12.3燃料電池231
12.4氫能的其他應用237
參考文獻237

第三篇節能與儲能篇
第13章節能概論238
13.1節能的定義及分類238
13.2節能的層次及準則240
13.3節能技術的理論基礎241
參考文獻248

第14章工業節能技術249
14.1工業節能概述249
14.2工業通用節能技術252
14.3工業通用設備節能技術262
參考文獻271

第15章建築及民用節能技術272
15.1建築節能概述272
15.2建築節能技術273
15.3民用節能技術283
15.4建築及民用節能技術案例分析289
參考文獻291

第16章交通節能技術292
16.1交通節能概論292
16.2汽車節能294
16.3火車節能302
16.4船舶節能303
參考文獻304

第17章儲能技術305
17.1抽水蓄能305
17.2電池儲能307
參考文獻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