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大众传播类 > 新冠疫情中的傳媒角色:亞洲華人社會的實證研究
新冠疫情中的傳媒角色:亞洲華人社會的實證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新冠疫情中的傳媒角色:亞洲華人社會的實證研究

作者: 王海燕等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3-09-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70.00
市场价格: RM86.71
本店售价: RM77.17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新冠(COVID-19)疫情在2019年底爆發後,迅速擴散至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民眾都經歷過封城、隔離、居家工作等公共防疫措施。在這場公共健康危機中,疫情傳播瞬息萬變,傳媒的角色變得至關重要,包括幫助民眾了解疫情、組織抗疫、提供疫苗相關資訊等。與此同時,與傳媒競爭的網絡媒體加劇了虛假資訊的傳播。民眾對爆炸性的疫情資訊難辨真偽,造成認知負擔,甚至採取錯誤防疫行為。本書作者蒐集來自香港、台灣、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四地的數據,嘗試分析並探討新冠疫情期間傳媒所扮演的角色。
 
  本書共收錄11篇實證研究論文,文章主要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傳媒呈現的内容,包括網路新聞和文本;第二部分探討新冠疫情期間傳媒使用和新冠疫苗接種態度的關聯性;第三部分分析新冠疫情期間的虛假資訊傳播及其帶來的社會影響。
 
  本書旨在整理和分析新冠疫情中傳媒在亞洲華人社會的角色,反思傳媒的影響、貢獻與缺失。本書的重要貢獻有三點。第一,為傳媒業界提供改善報導的建議;第二,展示民意形成過程,為政府的公共政策提供建言;第三,分析虛假資訊的傳播規律,以及其對華人社會之影響,為構建有序資訊社會提供思考方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海燕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副教授。
 
王 賽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互動媒體系研究助理教授。
 
吳 琳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吳 瓊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
 
李宗亞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教授。
 
汪 靖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
 
岳漢玲
 
  中國氣象局幹部培訓學院湖北分院助理工程師。
 
林冠承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邱林川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邵氏基金會媒體技術講座教授。
 
金兼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洪子陽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統計學系本科生。
 
張明新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院長。
 
張 曉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章 平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郭 靖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候選人。
 
陳憶寧
 
  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告系特聘教授兼院長。
 
曾詠祺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程渺然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黃懿慧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講座教授。
 
楊肖光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路 淼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鄒 霞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新聞系講師。
 
趙麟宇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主任、嘉基工會理長。
 
劉 煥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傳播系副教授。
 
劉蒙闋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新媒體系講師。
 
盧鴻毅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教授。
 
戴笑凡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四級主任科員。
 
謝金文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傳播系教授。
 
主編簡介
 
魏 然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傑出榮休教授。研究興趣:媒介效果、傳播科技、移動傳播。
 
羅文輝
 
  曾任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新聞系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浸會大學訪問教授。研究興趣:媒介效果、政治傳播。


目錄

01 序言(魏然、羅文輝)

【新冠疫情之傳媒呈現與傳播】
02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武漢民眾的媒體使用、資訊處理與情緒反應:一項電話調查研究(張明新、程渺然、岳漢玲、李宗亞)
03 網路新聞文本公共商議性研究——以新冠疫情初期中國大陸相關報導為例(章平、楊肖光、戴笑凡、曾詠祺、洪子陽)
04 新冠疫情時期的「網紅」知識分子與大眾民族主義——基於今日頭條影片的研究(王海燕、吳琳)
05 新冠疫情下全球接觸者追蹤App的隱私政策及其文化影響因素——基於50個移動App的內容分析(汪靖、吳瓊)

【新冠疫情與新冠疫苗】
06 風險感知與疫苗猶豫:以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為例(盧鴻毅、林冠承、趙麟宇)
07 新冠疫苗接種意願的影響機制研究:一項基於保護動機理論的實踐(鄒霞、劉蒙闋、劉煥、謝金文)
08 疫情虛假資訊如何影響公眾的疫苗接種態度:基於北京市的實證研究(金兼斌、魏然、郭靖)

【新冠疫情與虛假資訊傳播】
09 知識水準、負面情緒與新冠虛假資訊的第三人效果:一項來自新加坡的研究(張曉、魏然、邱林川)
10 新冠疫情虛假資訊的接觸頻率、預設影響,與香港市民對虛假資訊的態度與行為(路淼、羅文輝、魏然)
11 新冠疫情中虛假資訊的議題設定:從社群媒體到傳統媒體(陳憶寧)
12 新冠肺炎虛假資訊接觸對認知和態度的負面影響:探究數位媒體資訊近用性的形塑作用(魏然、郭靖、王賽、黃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