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

作者: 周慕姿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 2023-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36.00
市场价格: RM60.40
本店售价: RM53.76
促销价: RM50.7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講述了為什麼要關注羞辱創傷,羞辱創傷出現的原因、羞辱創傷的樣貌、形式、影響,以及療愈的步驟。

羞辱常見於家庭、學校、職場中,我們卻時常意識不到,可是它造成的創傷卻更長久更持續。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關注到“羞辱創傷”對孩子、對人的長期人格以及心理、生理造成的傷害,只有看見、理解了,才能有機會調整、改變。


作者介紹

周慕姿
 
心理諮詢師、心理學作家。畢業于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著有《情緒勒索》《關係黑洞》《他們都說你“應該”》《過度努力》等書。其中,《情緒勒索》榮獲2017年誠品書店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周慕姿擁有超5000小時豐富的個案諮詢經驗。她將案例與心理研究結合,致力於心理學寫作,對於人們與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有著異常敏銳的洞察力。


目錄

【推薦序】 看見傷,清除恥辱的印記
【推薦序】 重獲靈魂——心的創傷與修復
【序】 寫在《羞辱創傷》之前

一 傷與痛,是最難忘記的
是什麼,讓我們失去愛自己的能力?
我們愛著那些會傷害自己的人
創造一個“虛假的自己”
羞辱創傷的傷害
什麼是羞辱創傷?
“羞辱”大多“有目的性”
為什麼要談“羞辱創傷”?
“羞辱”比你、我想像的還常見
當羞辱像“抓交替”般……
所以,羞辱是一種懲罰?!
我們批評著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
羞辱別人,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強
社會充斥要我們合理化或忽略自己感受的“名言錦句”
屬於自己的咒語,需要自己才能解開

二 羞辱創傷的樣貌
“羞辱創傷”引發的症狀
情緒重現
情緒調節困難
過度警覺
退縮麻木
慣性羞恥
自毀與自我傷害 :身體與心理
自厭懲罰—自我批評 / 自我怪罪
“自我批評 / 自我怪罪”與“自省”的不同
羞辱創傷最直接的表現 :否定自己
父母的羞辱創傷
為什麼當別人(孩子)與我們想的不同時,我們就要攻擊他?
要靠比較,才能知道夠好

三 羞辱創傷的形式
外貌、性格、能力與價值否定
包裹在“為你好”下的羞辱,最難以被辨識
“逗弄”是隱微且不易辨識的羞辱
肢體、精神暴力
體罰
心理控制
當孩子心裡,裝的是父母的感受與需求……
並非要責備父母
霸淩
教師霸淩
唯一一張沒有給媽媽看的獎狀
孩子隱微、難以辨識卻又常見的羞辱創傷

四 羞辱創傷的影響
自我防衛機制
戰、逃、僵
討好
否認
“感恩”與“創傷知情”能同時存在
“為什麼是我?”—自我歸因與投射性認同
我會被父母羞辱,是我的錯
負面的自我認同 :用以解釋自己會被這樣對待的理由
孩子用“虛假的自我”,求得生存
我該怎麼做,可以不再被傷害? —僵化的防衛機制與因應的生存策略
僵化的防衛機制 :用於面對難以忍受的狀態
相信完美才會被愛 :隱藏真實的、不夠好的自己
當“討好”成為一個生存策略
上癮行為 :用以代替情緒調節、自我撫慰與聯結
覺得這個世界 / 他人很危險—對世界的負面看法
容易攻擊別人 / 自覺被攻擊
不想跟世界產生關係
沒有同理心
這世界有可以相信的人嗎?有人會愛我而不傷害我嗎? —對關係的不安全感
我害怕站在自己這一邊 / 怕欠別人
害怕被拒絕
靠羞辱別人來抬升自己

五 我不喜歡我自己 :從羞辱創傷到自我厭惡,怎麼發生?—關係中羞辱創傷的影響
做自己,為什麼那麼難?
“做自己被懲罰”的情緒重現
避免強化“內在的負面標籤”
因為羞辱創傷形成的內在負面標籤
內在負面標籤、羞恥感與假我的關聯
使用“假我”,很難避免“說謊”
失去感覺愛與聯結的能力
因為羞辱創傷而造成的“重複性生命腳本”
犧牲自己,換取關係—愛情創傷
你是否會讓我失望?—權威創傷

六 當我們陷入羞辱創傷而過度努力 —沒關係,還有我愛你
階段一 :探究你的羞辱創傷—傷口被看見,才會被療愈
“自我悲憫”,讓自己能夠前進
我曾經遭遇了什麼? 淡化與合理化的影響 :停止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而是要關注自己
階段二 :哀悼那些你所失去的,瞭解不是你的錯
哀悼的步驟
學習自我悲憫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
階段三 :撕下你的負面標籤—重述屬於你的這個故事
階段四 :情緒調節的練習與重新建立 —面對情緒重現,我可以怎麼做?
情緒重現造成的關係傷害與信任重建 :重新當自己的父母
階段五 :與唱衰魔人對話
平等、尊重地跟唱衰魔人對話
很多時刻,唱衰魔人是想保護我們
建立“自我安撫”與“溫柔的講話方式”
階段六 :與人互動
與他人的關係—建立親密
當我們失去學習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
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學會建立界限與尊重彼此
當我有羞辱創傷,怎麼做,才不會延續?
當我發現內在的負面標籤—練習與覺察
當我發現我將羞辱創傷丟到別人身上
一起把內心那個“好的自己”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