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礦政:清代國家治理的邏輯與困境
礦政:清代國家治理的邏輯與困境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礦政:清代國家治理的邏輯與困境

作者: 溫春來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08.00
市场价格: RM127.28
本店售价: RM113.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國家的維繫,有賴於資源的汲取。資源汲取的方式,對應着不同的國家治理模式。傳統中國國土廣袤遼闊,地域差異千姿百態,在當時落後的交通、簡陋的技術手段與信息能力的制約下,統治者如何在全國範圍內汲取資源呢?本書從重要性、稀缺性、交易費用、社會效果、國家的議價能力與多主體性等若干影響國家資源汲取模式的變量入手,結合開礦成本隨時間遞增的特點,通過豐富翔實的史料討論清王朝的礦產資源汲取情形,在揭示清代礦政之模式及其內在缺陷的同時,論述了彼時國家治理的若干重要原則與面向。以上述經驗事實為基礎,本書進一步聯繫明清王朝對食鹽、絲綢、瓷器、馬匹等重要物資的汲取模式,結合15~18世紀國家轉型的大背景,通過對“中央全面決定機制”“猜忌型決策”“行政造鈥櫹⑩€櫋薄笆呂頡鋇雀拍畹牟ⅲ沂廄宕抑衛淼穆嘸肜Ь場Ⅻbr>


溫春來,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西南民族史、明清社會經濟史、歷史人類學、嶺南歷史文化。


作者介紹

溫春來
 
貴州畢節人,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西南民族史、明清社會經濟史、歷史人類學、嶺南歷史文化,著有《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同》《身份、國家與記憶:西南經驗》,主編有大型資料性、學術性叢書“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