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3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海洋漫波季刊第19期(2024/03):海洋保育與海洋文化
海洋漫波季刊第19期(2024/03):海洋保育與海洋文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海洋漫波季刊第19期(2024/03):海洋保育與海洋文化

作者: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出版社: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出版日期: 2024-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00.00
市场价格: RM15.21
本店售价: RM13.5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第19期「海洋漫波」季刊日出刊!本期帶領讀者一覽臺灣先民迷人又充滿智慧的捕魚文化。自澎湖石滬、澎湖島嶼海女到金山蹦火仔磺火漁法,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風情,蘭嶼達悟族的燒貝灰文化與硨磲貝資源利用及保育,擱淺藍鯨的骨骼標本提醒大眾關注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威脅,臺灣與菲律賓等國家共同致力於建立黑潮海域的保護區網絡,並通過野放鯨豚和海龜行動,展現了對海洋生物的保護努力,並積極推廣海洋保育意識。
 
  本期「熱門新議題」篇章,分享「巨鯨之路-擱淺藍鯨的啟示」,在109年1月臺東長濱海灘,一隻罕見的藍鯨擱淺在沙灘上,震撼了當地民眾和海洋保育單位,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表示,藍鯨事件應成為人們反思的鏡子,提醒我們尊重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擱淺藍鯨的骨骼標本已在屏東海生館展出,提醒大眾關注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威脅,並呼籲大眾積極參與保護海洋的行動。
 
  海保署表示,本期「國際廣角鏡」分享海保署與菲律賓的相關單位展開了交流,希望共同建立保護區網絡,開展黑潮海域的保育工作。透過交流,彼此了解和借鑒管理經驗,為海洋生態保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焦點報導」篇章則由離島出走工作室楊馥慈小姐,分享澎湖石滬作為漁業史上的瑰寶,不僅是捕魚的工具,更是澎湖人文化的象徵和寶藏,呼籲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和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琅嶠文史工作者 念吉成先生講述恆春半島曾經的捕鯨文化由繁盛到消失,如今已成為歷史,但捕鯨文化的遺跡仍在當地人的記憶中;國立嘉義大學邱郁文副教授則介紹在蘭嶼達悟族燒貝灰的傳統文化面臨著挑戰,海洋保育與文化保存之間的平衡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在尊重原住民文化下,建立資源管理模式;新北市金山區漁會朱麗鑾總幹事及簡士凱模範漁民述說蹦火仔古老漁法的海洋文化魅力,儘管面臨著現代科技的挑戰,漁民們仍努力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海洋文化遺產。
 
  由農業部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陳彥臻副臺長介紹在澎湖群島,有一群與海為伍的海女們,不僅是海洋的收穫者,也是海洋保育的守護者,依據不同季節和潮汐變化,採集各種海產,但不過度捕撈,以期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最後,海保署舉辦「探索MARN鯨豚、海龜野放行動」的活動中,賴副總統引述印度聖雄甘地的名言「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於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並強調臺灣是個海洋國家,應透過海洋與國際接軌,鼓勵國人勇敢面對海洋、保護海洋,並積極維護海洋生態。


目錄

04  赴菲律賓建立黑潮海洋保護區網絡交流
海洋保育署綜合規劃組 專員 許芳毓

08  巨鯨之路-擱淺藍鯨的啟示
海洋保育署海洋生物保育組 專員 郭育妏

12  澎湖永續漁法-澎湖的石滬文化
離島出走工作室 曾宥輯、楊馥慈

16  捕鯨人與海-恆春半島曾經的捕鯨文化
琅嶠文史工作者 念吉成

20  原住民族與海洋文化-蘭嶼達悟族燒貝灰Manmek傳統文化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學系 副教授 邱郁文

24  海上的燦爛火光-金山蹦火仔磺火古老漁法
專訪? 新北市金山區漁會 總幹事 朱麗鑾
  富吉268號火長 簡士凱

28  島嶼海女-澎湖島嶼海女依時序登場
農業部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 副臺長 陳彥臻

33  探索MARN-鯨豚海龜野放行動
海洋保育署海洋生物保育組 技士 蔡雅如

36  東北角海天遊蹤-福龍太平洋鼠鯊海洋驛站
編輯部

40  台江四百年-淺談台江海岸環境與人文變遷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