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63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作者: 黃紹恆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3-2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臺灣近代糖業史,看資本主義脈絡下的兩面刃

  砂糖自15世紀以降的「地理大發現」時代起,即成為世界商品,深刻地影響世界各地近現代史的形成並塑造成今日世界的樣貌。臺灣也因為砂糖而初登世界史的舞台,其重要性直至1960年代歷久不衰。二戰結束前日本的近代製糖業以臺灣為生產基地,亦不脫此歷史脈絡。

  本書就日治初期臺灣近代製糖業成立過程,以「充分條件」論述自荷蘭東印度公司時期起臺灣製糖業的發軔,至1860年代臺灣開港所出現的發展,再以「必要條件」說明日本幕末開港所引致的砂糖進口貿易赤字,在如何的歷史情境下,轉變成促成甲午戰後臺灣近代製糖業的發展。

  日治初期在臺灣所成立的機械製糖業,雖然擁有相應的資本及生產技術,但在原料方面,卻難以駕馭二百餘年來在臺灣落地生根並成長的小農經濟。製糖會社雖依存於臺灣總督府糖業政策,而在原料的取得上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但這些政策也成為製糖會社的發展瓶頸,使日治時期的臺灣製糖業始終無法獨立於國家權力運作之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紹恆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新竹縣人,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東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及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施政權限、經濟學與史料》(遠流,2010),《臺灣社會經濟史》(與陳鴻圖、林蘭芳合著,國立空中大學,2012);〈日治初期三井物產在臺商業買賣之展開〉(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的多元傳承與鑲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譯有石井寬治《日本經濟史[第2版]》(五南,2009)等書。
 


目錄

緒論

第一部    臺灣近代製糖業成立的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第1 章 臺灣種蔗製糖的開始
第2 章 清代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製糖業
第3 章 近代日本的砂糖問題

第二部    臺灣近代製糖業成立的過程
第1 章 日本的臺灣領有與糖業政策的發生
第2 章 臺灣總督府糖業政策的形成
第3 章 甲午戰後日本傳統製糖業的衰退與變化

第三部    臺灣近代製糖業成立的資本來源
第1 章 臺灣人資本:日俄戰爭結束前的改良糖廍
第2 章 在臺日資:日治初期在臺日本人資本之生成
第3 章 日本國內糖業資本:日俄戰後臺灣近代製糖會社的興起

第四部    臺灣近代製糖業的成立及問題點
第1 章 十九世紀的砂糖世界市場與日本
第2 章 日糖事件的意義及影響
第3 章 臺灣近代製糖業的問題點

結論
引用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