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6,56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法政类 > 網路時代的新聞自由探尋
網路時代的新聞自由探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網路時代的新聞自由探尋

作者: 劉靜怡
出版社: 元照出版
出版日期: 2021-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00.00
市场价格: RM76.06
本店售价: RM67.69
促销价: RM66.9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新聞自由」相關規範議題的涵蓋範圍,相當廣泛,本即高度橫跨憲法、行政法、民刑法、訴訟法、經濟法等各個領域的研究主題。在網路時代中,因為新興科技的衝擊與影響,更是為新聞自由的概念與發展,帶來各種前所未見的難解困境。
 
  本書收錄之各篇論文,內容大致上包括兩個研究主軸,一是比較趨近於傳統言論自由討論框架下的各種新聞自由爭議,其次,則是因為網路普及化之後, 在新聞自由相關規範領域所衍生的新興爭議,而各篇論文的論述,則不乏同時涵跨這兩個主軸的內容者。本書大致上均以基礎理論為論述出發點,除了嘗試從比較法的角度深入分析具體的憲法與法律爭議之外,也嘗試探尋新聞自由的學理重構可能性,希望能為台灣學界較少觸及的新聞自由議題,鋪陳比較法學的研究初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靜怡
 
  現職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專任教授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科技部法律學門召集人
  台灣法學會理事長
 
  學歷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J.S.D.)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碩士(LL.M.)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碩士(LL.M.)
  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學碩士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學士
 
  經歷
  美國哈佛大學Berkman Klei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訪問學者(Faculty-level Fellow,頂尖大學策略聯盟海外合作選派教研人員)
  美國哈佛大學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訪問學者
  美國傅爾布萊特資深學人(Fulbright Senior Scholar)獎助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新聞學研究」編輯委員
  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編輯委員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事業普及服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董事
  科技部訴願委員會委員
  文化部法規會委員
  壹傳媒倫理委員會首任委員兼主席


目錄

序文
事前審查所為何事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四號解釋簡評

壹、問題何在?/1
貳、釋字第七四四號解釋說了什麼?/2
參、評析/5
一、商業性言論的重新定位/5
二、大法官重訪「事前審查」/7
三、應該如何健全化人民「獲立即司法救濟之機會」/10

新聞採訪與新聞自由
——發現真實抑或侵犯權利?

壹、前言/15
貳、歷史回顧:爭議所在/23
參、新聞資料採集行為的類型化及其法律意涵的定位嘗試/30
一、隱身及偽裝身分(Hidden and False Identi¬ties)的採訪行為/32
二、秘密錄音或錄影(Surreptitious Recording)/36
肆、擺盪在保護與平衡之間:判決趨勢的檢討/45
伍、結論/56

媒體是亂源?
——新聞採訪自由與隱私保護
案例事實/59
法律爭點與分析/59
壹、引言/60
貳、從抽象的新聞自由保障到釋字第689號/61
參、禁止「未經資料當事人同意,擅自出版或散佈其不法錄存之當事人聲音或影像」,對於新聞自由的影響為何?/65
肆、「立法規定新聞媒體從事報導之前,應先通知被報導的當事人」?/67
伍、結論/70

網路中立性原則和言論自由
——美國法制的發展

壹、前言/73
貳、網路中立性原則的內涵與發展/80
一、網路中立性的定義:爭議的開端/80
二、網路中介者角色與功能的變遷/83
參、寬頻業者管制歷史之發展/87
一、FCC管制歷史回顧/88
二、網路中立性原則的立法嘗試/91
三、司法判決的來龍去脈與爭議所在:Comcast案的管制權限爭議/92
肆、言論自由領域相關判決的檢視:以「編輯裁量權」為討論重心/96
一、網路中立性原則與言論自由價值/96
二、中介者的編輯裁量權:司法判決的歷史考察/106
伍、網路中立性原則的未來/118
一、Reno v. ACLU:討論網路中立性爭議的起點/119
二、Turner案的類比?:必載義務、瓶頸設施與違憲審查標準/121
三、傳統雙元觀點適用於網路言論市場的不足/126
四、重塑言論自由理論:網路時代的正義要求/131
五、「內容中立」抑或「觀點中立」?/135
陸、結論/143

媒體所有權、觀點多元化與言論自由保障
——美國法制的觀察

壹、前言/153
貳、從Edwin Baker的民主理論談起/155
一、Edwin Baker的理論重點/156
二、Edwin Baker理論的潛在瑕疵/168
參、美國法制上的實務發展/174
一、FCC的媒體所有權管制歷史及其變遷軌跡/174
二、「意見市場」隱喻的角色/179
三、媒體所有權限制與司法審查標準:90年代後的司法態度如何轉折?/186
四、小結:如何看待觀點多元化的意義?/196
肆、如何建構觀點多元化的憲法理解?——再訪言論自由理論/202
一、意見市場隱喻的再商榷/203
二、命運多舛:為何意見市場的隱喻難竟全功/205
三、從意見市場隱喻到代理人理論/209
四、以多元觀點健全民主之理論/214
五、經濟論者的回應/220
六、本文立場:民主論者的「結構管制」如何促進「觀點多元化」/224
伍、結論:促成觀點多元化的結構管制往何處去?/236

數位時代的「記者特權」
——以美國法制之發展為論述中心

壹、導言:問題源起/241
貳、「新聞記者特權」發展簡史:規範面的考察/246
一、記者拒絕證言特權之有無:混亂的開端/248
二、誰有記者特權?記者特權的範圍究竟有多廣?/251
三、立法解決途徑、「有限特權」的處理模式及其限制/260
參、數位時代的規範難題:誰是記者?誰能主張記者特權?/265
一、誰是數位時代的「記者」?/265
二、數位時代的記者特權主張:美國法制現狀及其困境/270
肆、讓「部落客」和「公民記者」入受保護之列:整合「功能論」和「條件說」的觀點/274
一、否定說/276
二、附條件保護說/277
三、「記者功能」說/279
伍、觀察心得:代結論/285
參考文獻/288

網路內容管制與言論自由
——以網路中介者的角色為討論重心
壹、前言/291
貳、網路中介者的自主必要性:從「編輯裁量權」的考量談起/296
參、搜尋引擎的網路中介者地位及其言論自由爭議/304
肆、政府管制網路中立者的規範選擇空間:代結論/314

政府資訊公開法第十八條研究
壹、引言/319
貳、政府資訊公開基本理論/321
參、我國資公法第18條之基本架構及內容/323
一、國安資訊之限制公開/326
二、執法資訊之限制公開/328
三、基於其他公務目的之限制公開/332
四、秘密資訊之限制公開/335
肆、目前主要爭點:美國比較法制經驗之分析/339
一、隱私權豁免及政府資訊公開/340
二、商業機密豁免及政府資訊公開/361
三、法院如何審查豁免事由/384
伍、觀察與結論/406